经济学家范仲淹

标签:
范仲淹杭州《梦溪笔谈》凯恩斯主义宋体王散木财经 |
分类: 说古论今 |
经济学家范仲淹
http://a0.att.hudong.com/78/79/01300000178518121843795475330.jpg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江南大饥,当时范仲淹在杭州为官,采取了不同寻常的救灾政策。这些救灾政策,与大萧条时期罗斯福的救市政策如出一辙。
首先是号召居民举行龙舟赛,范太守天天在西湖上吃饭喝酒,观赏比赛。整个杭州城,万民空巷,自春至夏,人人去看龙舟赛。此种做法实际上就是鼓励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岗位。
其次是以工代赈。范仲淹利用杭州人崇信佛教,佛寺积累了大量寺产的实际情况,劝说和尚“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同时增加政府工程项目的建设,更新维修“敖仓吏舍”,仅此每天就增加就业岗位1000多个。整个杭州每天增加的就业岗位则达到数万个。
以工代赈的实施,加上积极的财政政策,使那个荒年,唯有杭州人没有出现卖儿鬻女、流离失所的人间惨剧。范仲淹虽然没有学过凯恩斯主义,采取的措施却与凯恩斯的想法不谋而合,不能不令人叹服!
附:《梦溪笔谈》卷十一官政一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歳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歳,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歳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歳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