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咬文嚼字行酒令

(2012-01-27 06:46:03)
标签:

晁补之

宋体

行酒令

板桥

金樽

王散木

文化

分类: 网文转载

咬文嚼字行酒令

 

http://gongjushu.cnki.net/CRFDPIC/r200608127/r200608127.009.b5b753.jpg

 

http://gzwine.com.cn/uploadpic/20071220162452385.jpg

红楼梦中行酒令场面

 

苏东坡、晁补之、秦少游一同寻访佛印,佛印留他们三人饮一种般若汤,即智慧,饮酒之前必须行令,规则是开头要有落地无声之花,中间要用人名贯串,结尾要用诗句作结。
  苏东坡顺手拈来: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如何爱养鹅?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晁补之接着说道: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如何爱种竹?鲍叔曰:只须两三竿,清风自然足。” 
  秦少游沉思片刻: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孔子问颜回:如何爱种梅?颜回曰:前村风雪里,昨夜一枝开。
  佛印略一皱眉:天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宝光问维摩:僧行近如何?维摩曰:对客头如鳖,逢人项似鹅。” 

四人相视一笑,随即开怀畅饮。

                                        

一次,有秀才、曹吏、医生、巫者四人在一起行酒令,决定以自己的行业联句。
   
曹吏抢先一步:“每日排衙次第立。”
   
医生争先恐后:“药有温凉寒燥湿。”
   
秀才摇头晃脑:“深夜娘子早梳妆。”
   
巫者想来想去,总无妙句,情急之中突然闪出一句:“太上老君急急急。”

 

一次,唐朝诗人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四位好友,在一起饮酒赏月。席间,有人提出以圆月酒杯为题联句,联不上者不得喝酒。

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一轮圆月照金樽。”吟罢,他斟了一杯酒。

王之涣续吟第二句:“金樽斟酒月满轮。”随即,他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酒。

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放在自己面前吟道:“圆月跌入金樽内。”

下面该李白了,只见他慢条斯理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饮而尽,然后哈哈笑着吟道:“手举金樽带月吞。”

这则酒令既有格律诗味,又不失为“席上之物”,让另三位诗人大笑不已。

 

一日,两官员在一起喝酒。席间甲官员提议行酒令助兴,规则是一个字里有大人、小人,并用谚语二句来证明它,否则罚酒一杯,乙随声附和。

甲先说道:“伞字有五人,下列众小人,上侍一大人。所谓有福之人人服侍,无福之人服侍人。” 
  乙接着说道:“爽字有五人,旁列众小人,中藏一大人。所谓人前莫说人长短,始信人中更有人。” 

两人互相举杯,一饮而尽。

  

清代郑板桥做县令时,县内有一大户人家的公子,作恶行凶,打死无辜良民,民愤极大。板桥着手处理此案,欲处公子死刑。

有二乡绅与公子有亲,遂至板桥府上来求情,板桥不知来意,设席相待。

席间,一乡绅道:“久慕先生雅名,今日得以聚会。小人有意向先生请教,不妨行个酒令。每人说同音二字,再去添字旁,成另一字,最后由此字举一句俗语作结。不知先生肯不吝赐教否?

板桥泰然说道:“愿意领教。”

于是,此乡绅先说道:“有水念作清,无水也念青。去了青边水,添心即为精。” 
   
板桥大笑道:“先生差矣,青字添心乃情字也。”

这个乡绅接口续道:“我俩有心来讲情,惟恐大人不准情。” 

板桥一听大惊,心知中计,乃微舒阔袖,起座对道:“有水念作湘,无水也念相。去了相边水,添雨即为霜。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二乡绅自觉无趣,喝完酒,灰溜溜地去了。

 

一年中秋节,一位教书先生、一个木匠、一个瓦匠、一个麻脸长工四个人聚在一起,饮一壶酒,吃月饼赏月。

那个木匠提议:一壶酒四个人喝根本不够,最好是四个中的一个人独享,可谁来喝这壶酒呢?

这时教书先生提议:良辰美景,月下独酌,不能有酒无令,四个人每人说一段酒令,谁把自己说得最大,谁就喝这壶酒。

教书先生抢着说了第一段:“我的砚纸一砚,我在城里做知县。只有知县管百姓, 没有百姓管知县。”说完得意洋洋地望着其他三个人,然后就把酒壶抢到手,准备斟酒。
   
木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根本没把这穷酸先生放在眼里,毫不犹豫地接着说道:“我的斧头一斧,我在州上当知府。只有知府管知县,没有知县管知府。” 
   
瓦匠更不是盏省油的灯,想了一下也接了下来:“我的砌刀一砌, 我在京城做皇帝! 只有皇帝管知府,没有知府管皇帝。”说完就得意洋洋地望着那长工等他认输,在他看来,自己都做皇帝了,没人比皇帝大。
    
那个长工犯了难,人家都做皇帝了,谁会比皇帝大呢?但就这么放弃,实在是不甘心。突然他灵机一动,接了下来:“我的麻子一麻,我是皇帝的爷(ya,父亲的意思)! 世上只有爷管崽,没有哪里崽管爷!”说完,望着那目瞪口呆的三个人,端着酒壶美美地喝了起来。

 

                            

    明朝有个姓卜的县令善戏谑,听说邻县新上任的方县令年少有口才,便与同僚商议某日公宴预拟一酒令,想羞一羞新县令。
   
一天酒席上卜县令说:我有一酒令,不能对者,罚一巨觥,听着:两火为炎,此非盐酱之盐,既非盐酱之盐,如何添水便淡。他的同僚接口说:两日为昌,此非娼妓之娼,既非娼妓之娼,如何开口便唱?方县令微微一笑,说:酒令不难对,只是冒犯卜老先生。在席人皆说:即说无妨。方县令不紧不慢地吟道:两土为圭,此非乌龟之龟,即非乌龟之龟,如何添卜成卦。众人大笑,佩服他的敏捷!

 

从前,有三位文人,去一家酒楼饮酒,他们的身份分别是:在任的县太爷、卸任的知府、二者的朋友。他们商量的结果是行这样一个酒令:说一个字有偏旁与去掉偏旁的读音相同,去掉偏旁后再加一个偏旁则组成了一个新字,而后再说出一个对仗的句子,结尾处则必须是那个“新字”。这样的酒令,绝非一般人所能说得上来的!那么由谁先说呢?少不了又得推让一番!

    按级别论首推知府了,但他已卸任,空有其名,而县太爷那可是父母官,“推来让去”,最还是由他先说!

    “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三点水,加鸟变成鸡(繁体字鸡为“奚+鸟”)。猫儿得志雄如虎,凤凰落毛不如鸡!”酒令中自鸣得意、藐视卸任知府之意,昭然若揭。那对方岂能罢休?

    卸任知府:“有水也是淇,无水也是其,去掉三点水,加欠变成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这可真是锣鼓相当,再这样下去可就有好戏看了。

    第三位平民百姓一个,自是谁也惹不起,只好明哲保身了!文友:“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去掉三点水,加雨变成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另二人听后,会意地一笑,还是不撕破脸皮为妙,大家举杯饮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