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起初清水般的你

标签:
饶维东莞像栀子一样洁白文广新局术后感染作家王散木情感 |
分类: 散文随笔 |
怀念起初清水般的你
——追忆如花年华逝去的年轻女作家饶维
王散木
http://blog.jxcn.cn/UploadFiles/2011-5/52318382702.jpg
2006年丹霞山采风时东莞部分作家与韶关有关朋友合影(前排左二为饶维,后排左三为俺)
饶维与女儿在一起
2010年12月23、24日,饶维在清远阳山县参加东莞作者座谈会。
这些年,她由一个普通的底层打工妹,通过多年诚实的写作和奋斗,终于能够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获得一个体制内比较体面的岗位,殊属不易。
我比较偏爱玉兰花,而饶维则喜欢栀子花,常以栀子花自诩。那天她说她是头一次去美容院洗脸,当时买了一套产品花了八九百元钱,洗完后听到她轻轻地说,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
饶维走了。5月3日。年仅33岁。她从流水线爬起,一步一步,终于当上了市文广新局办公室的一名材料员。从200元到6000元一个月,14年,汗水流尽,年华倒转,终于等来了可以在新房子里安心缓口气的柔软时光,但幸福总是那么短暂,去年底她突然检查出血管瘤,在今年4月动手术后遭遇术后感染离开了人世。
工作 从流水线走出
去年年末,装修好城区的新房子,向首富从桥头来城区找妻子终于有个住处了。但不到半年,妻子就因血管瘤术后感染离开了人世,年仅33岁。
她是饶维。在东莞写作圈子里,大概每一个人都认识她,见过或听过。个子高挑,很安静,很勤奋地做着一份在市文广新局写材料的工作。直到离开,她都因为学历、职称等门槛未能迈入体制之门。
1997年,饶维考上了大学,但没钱去读。在那段时间,她头发莫名掉了一块,露出光秃秃的一块头皮。后来她索性放弃了大学,从湖南农村来到东莞,在桥头一家玩具厂当了流水线工人。一年以后,因为在高中时发表过一些文章,被推荐到厂里人事部当文员。
那时候,东莞无论什么征文比赛她都参加,也常拿奖,因而被录用到桥头文广中心写材料。后调到市文广新局,还是写材料,上班写,下班带着材料继续写。加完班,她会写散文和小说。去年,她终于出版了长篇小说《请让我遇见起初清水般的你》,评上了国家三级作家职称,工资从2000多元提到了6000多元。
“去年七八月,她的工资才提起来,我们以为生活就此好转起来了,然后就借了一部分钱加上我们的积蓄在市区买了房子,又借了钱搞了装修……这是命,苦了这么多年,还来不及享福就走了”向首富回忆说,“我们住进这个房子是在去年年底,而饶维被查出血管瘤也是在那个时候。今年3月份她到湖南动手术,就再也没有回到这个房子”。
向首富打量着新房子,部分家具已用布盖了起来,床上的被子也早收起来了,他将自己当成了一个过客,“她走了,我工资也不高,只能卖掉房子还债了。”
在床头顶上,挂着他们年轻时的结婚照,白色西装、白色裙摆,青葱羞涩的表情,好像有点久远。向首富说,这是结婚后回饶维湖南农村小相馆补拍的,“房子要卖了,这张照片要包起来带走。”
2000年结婚时,首富是厂里的技术工人,“我追的她,热恋时有些美好的回忆,但结婚后就进入了平淡的生活。我性格比较慢,也不喜欢文学”,向首富自嘲,“她说我是木头人,看那些文章,我没有什么感动,生活就是这样,很平淡,她文章里也加了虚构。”
在饶维术后感染弥留的时光,向首富叫四川老家当医生的哥哥带来了草药,“我守了她十多天,我以为有奇迹,但……”而在感染之前的第一次手术,饶维曾有惊无险地醒了过来,“我看过她术后写在电脑上的日记,她说醒来看到我的笑容很幸福……”
孩子 太短的团聚时光
饶维的写字台布置得很温馨,台灯、花饰、还有一个相框,里面是她的女儿。“女儿九岁了,一出生就被放在饶维老家,因为我们两个都没时间带小孩,都还在奋斗阶段。因为常年不能跟小孩在一起,感情都有些疏远了。”向首富看着孩子的照片,有些内疚。
在饶维第一次成功摘掉肿瘤后,向首富想把妻子带回东莞的新房子,但她坚持回老家,“好像要和孩子做一个告别一样,她在家里总共不到一个月吧,大概也是陪孩子最长的一段时间了。”
向首富缓缓站起身,推开阳台的门,“她咳嗽三年了,一开始没想到是血管瘤。其实不去检查就好了,因为动手术之后才知是个良性瘤,不动手术,或许还能活很多年……”他站在门边兀自说着,“平时她脸色很苍白,我都说她缺少锻炼,以前没有地方住,现在有了,在小区跑跑步,身体很快就好了,我之前这么跟她说……”
良久,他才回过神来,轻轻带上了门说,“该走了,我约了中介谈房子的事情……”(记者 卓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