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部作品获首届广东省“香市杯”青年文学奖
http://epaper.timedg.com/res/1/20100906/79201283785679802.jpg
广东省“香市杯”青年文学奖部分获奖者领奖
首届广东省“香市杯”青年文学奖颁奖典礼8月7日下午在东莞市寮步镇举行,共有35部作品获奖,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等八大类。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广东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中国作家协会原创研部主任、著名评论家雷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同恩,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钟淦泉等领导以及寮步镇、市文联、市作协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
在颁奖典礼上致辞时,顾作义对广东青年文学作家的发展提出了三点期望:青年作家要凝神聚气,潜心创作精品。敢于立大志,顶住跟风、媚俗、浮躁的情绪;作品要紧跟时代脉搏,忠于生活,反映生活的本质和人民的愿望。青年作家要加强修养,提升品格。戒骄戒躁,向老前辈学习。
廖红球则对“香市杯”获奖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本届‘香市杯’获奖作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题材广泛,风格各异,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了2006年—2009年,广东省青年文学创作成就和创作水平。如王十月的《无碑》浓缩了打工者的命运,写得温暖、撼人心肺;盛可以的《袈裟扣》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细腻地写出了都市人的情感纠葛和对现代婚姻模式的叩问。”
寮步镇委书记何绍田表示,首届广东省“香市杯”青年文学奖终评工作会议在寮步镇举行,是该镇文化界的一件盛事,是打造香市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更是省作协、市文联对寮步镇的厚爱和支持。“香市杯”青年文学大奖正是源于对寮步香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香市文化建设的创新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寮步香市”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拓宽莞香文化发展空间,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来推动寮步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据悉,首届广东省“香市杯”青年文学奖共从全省42个推荐单位中收到199篇(部)作品,经专家初审投票评选出了44部作品。在昨天下午的终评工作会议上,16名专家学者在初评的基础上,通过投票评选出了35部作品。其中包括王十月的《无碑》等5部长篇小说,盛可以的《袈裟扣》等5部中篇小说,钟道宇的《砚痴》等5部短篇小说,卢卫平的《随感与联想(组诗)》等5(首)部诗歌,黄金明的《少年史》等5(篇)部散文,柳冬妩的《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中国“打工诗歌”研究》等5(篇)部理论、评论,刘迪生的《点亮生命》等3部报告文学,廖雪林的《调皮的天蓝蜻蜓》等2(篇)部儿童文学最终获奖。有多位东莞作家获得了“香市杯”文学奖,其中,穆肃的短篇小说《丧家之犬的乡愁》、吴诗娴的短篇小说《初红》获短篇小说类奖,曾小春作品《送你一匹手影马》获得了儿童文学类奖,柳冬妩作品《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中国“打工诗歌”研究》,何超群作品《醉墨斋论稿》获得了理论、评论类奖,方舟的《方舟十年诗选》获得了诗歌类奖等。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宋媛在宣读颁奖辞时说:“穆肃的《丧家之犬的乡愁》虽原发网络,秉承的却是现实主义的传统手法。”
有关媒体记者连线了正在北京展映原创纪录片《寻子》的穆肃(河南人,现就职于东莞日报文艺部)。穆肃说:“《丧家之犬的乡愁》是一篇带有一定的试验和先锋感觉的小说,这样的小说能够获奖,我觉得广东文学具备了它的宽容度和视野,对于我个人而言,获奖将会对我的创作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附:“香市杯”青年文学奖颁奖典礼颁奖辞及获奖名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