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前絮语
王散木
http://img4.bbs.szhome.com/UploadFiles/Images/2009/05/20/0520095114828.jpg

从世界上有了第一个父亲节开始,到今天整整100周年。
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1910年诞生在美国。是由住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倡导的。多德夫人的母亲因难产而死,多德夫人的父亲威廉·斯马特先生在妻子过世后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六个孩子的重任。1909年斯马特先生辞世之年,当多德夫人参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拜后,她特别想念父亲,多德夫人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斯波坎市市长与华盛顿州州长公开表示赞成,州政府采纳这一建议的同时,把节期定在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10年6月19日,多德夫人所在的华盛顿州斯波坎市,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庆祝活动。
我的父亲离我而去已经三十又二年。
父亲节前,我要对远在天国的父亲说:给回忆永不褪去的色彩,给思念自由飞翔的翅膀,给幸福永恒不朽的生命,给生活轻松灿烂的微笑,给您我所有的祝福……祝极乐世界里的父亲节日快乐安详!
今年这个父亲节,我无法在家中安闲,一大早就要赶去一个特殊的地方——殡仪馆,为一位好友远行的爱妻送别。我为好友爱妻的告别会拟写的一副挽联,将悬挂在告别大厅现场:
格致卓然相夫挽鹿课子丸熊淑德标彤史
菲薇已矣佛座拈花慈闱摧竹仙踪驾鹤乡
这副挽联上下联首字的平仄对仗不工整,因为嵌入的是朋友爱妻的名字。朋友的爱妻是一位非常有头脑、有主见、有品位、有修养,具备良好的涵养和品德,举止谈吐温文尔雅,处事待人懂大体,非常出色有涵养的女性。因此,写下了上面的词句。
联语的上句,引用了三个典故:
一、“挽鹿”(其实这里本身已包含了两个)。挽,拉;鹿,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来源于《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又,佛教语。三车之一。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法华经·譬喻品》:“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於火宅。”
李白《僧伽歌》“有时与我论三车”;清·王琦注云:“三车,谓羊车、鹿车、牛车也……当是以三兽之力有大小,三车之所载有多寡,喻三乘诸贤圣道力之浅深耳。”缘觉是那些通过修行、契入事物互即互入之本质而开悟的人。
二、“丸熊”,常与“画荻”并用,组成“画荻丸熊”,是两个典故。“画荻”是说宋代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丸熊”是说唐代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后以“画荻丸熊”称赞母教有方。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中说:“抑思善相夫者,何必尽识鹿车鸿案?善教子者,岂皆熟记画荻丸熊?”
三、“彤史”,古代宫中女官名。掌记宫闱起居等事。彤,赤管笔,即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新唐书·百官志二》:“彤史二人,正六品。”清·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一:“彤史者,后宫女官名也。其制,选良家女子之知书者充之,使之记宫闱起居及内庭燕亵之事,用示劝戒。”实际上就是女性史官,后来又引申为记载杰出女性事迹的史册。此联原拟用“青史”,还是觉得用“彤史”更恰切。
联语下句的一个典故是“慈闱”,亦作“慈帏”、“ 慈帷
”。其一解是旧时母亲的代称。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黄坚叟母夫人》词:“慈闱生日,见说今年年九十。”
明·陆采《明珠记·别母》:“承凤诏须当远出,别慈帏怎敢从容!”清·李渔《怜香伴·香咏》:“念煢煢久矣失瞻依,也自小将严父当慈帏。”
其二,封建时代以皇后母仪天下,故亦以之称皇后。在用这个典故的同时另隐含一个典故,但不是典籍上的,是好友在作品中多次称爱妻为“女王”。因此,这里的“慈闱”就一语双关了——逝者既是儿子的慈母,又是恩爱丈夫心中的女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