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表  姐

(2007-11-28 19:07:36)
标签:

文学/原创

感悟随笔

亲情友情

分类: 散文随笔

表 

 

王散木

 

    表姐也是六十好几的人了,依然无怨无悔地操持着这个大家。虽然自己也是儿孙满堂,但她还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年近九旬的公公,时时牵挂着孙子孙女外孙,念叨着某家亲戚某件烦心的事儿到底怎么样了。寄住在表姐家里一个多月,没见她一天闲着过。

    这次来表姐家,距离上次见到表姐的时间,差不多又有十年。那次之前,几乎有二十年没与表姐见面。见到表姐时,几乎认不出她了。此前的表姐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一位活泼开朗、美丽大方的大美人,这不仅是我们二十几个叔伯兄弟姐妹一致公认的,就是表姐家的兄弟姐妹们也是这么看。因此,表姐自然成了三姑(表姐的妈妈是我父亲的三姐)和姑夫的骄傲,被视若掌上明珠。

    自古红颜多薄命。漂亮的表姐,也没有因为天生丽质躲开命运对她的不公。在那个讲究家庭出身的年代,三姑虽然也是我们贫下中农家庭出身,但是她后来“下嫁”的我们这位三姑夫,却是地主成份,位居当时无产阶级专政对象——“五类分子”中的“地富反坏右”之首。因此,表姐从她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了她后来的特殊社会“地位”——被专政对象的子女。

    三姑的家住我们那个县比较富庶的一个公社,说富庶其实也只是那里靠近河湾属沙质土壤,气候湿润些,一年当中能够种植两茬蔬菜(以青菜、白菜、萝卜为多),成熟了挑到集市上卖,多少有些经济收入,就比我们居住在丘陵地区的显得生活好些。所以,我小时候最盼望父母亲能带我去三姑家。一来可以吃到从菜园里现拔下来的青凌凌、水汪汪、脆生生的萝卜,二来能美美地吃上黄澄澄、香喷喷、黏糊糊的玉蒌糁子稀饭(玉米磨碎成小米状熬成的粥)。那时,只要听说去三姑家,比什么都高兴。

    表姐大我十多岁,小时候每次去她家都给我找好吃的。比如半块玉米饽饽、一个水泠泠的青头萝卜,是我记忆中的那个年月里最好的美食。刚从菜园里拔来洗干净的萝卜不仅生吃特别甜脆解渴,而且刚拧下的新鲜萝卜缨子切碎用盐腌咸滴上几珠芝麻油,吃起来更是脆铮铮、香喷喷、奇美无比。无论是下米饭、就稀饭,都是上好的菜肴。当然,那时吃大米饭,几乎是一种奢望;真的偶尔吃上一餐,简直就是天大的享受!

    表姐尽管家庭成份高,但是天生的美人,到了婚嫁年龄,左邻右舍十里八村登门求亲保媒的,还是络绎不绝。表姐还不到20岁那年就出嫁了。婆家是邻村的一户殷实人家,家庭成分好,兄弟多,人丁旺。原想嫁过去以后,就不会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再遭人白眼、忍辱受气。表姐夫在他们家中兄弟姊妹里排行老大,为人勤劳本分,表姐过门后,表姐夫对她关爱有加。夫妻恩爱,尊亲敬长,全家和睦,把左邻右舍羡慕得了不得。只是公公性格有些古板,有时甚至于有些不近人情。有一件事,至今说起来,表姐夫还一脸歉疚,说“真是难为了你表姐”!

    那是表姐刚怀上他们第一个儿子的时候。表姐是个勤劳要强的人,尽管拖着个大肚子,无论是生产队里农活,还是自己一大家子的家务,她从来不让别人挑剔出一丁点儿不是。就连妊娠反应最厉害吃不下饭的情况下,也照样起早贪黑下地干农活,回来忙家务。双腿都浮肿了,也不闲着。表姐夫实在心疼得过意不去,就送表姐回娘家想让歇两天。结果,当天晚上收工送的,后半夜就来接她回去。看着表姐夫眼圈红红的,说话的声音里都透出委屈。通情达理的表姐十分理解老实憨厚的丈夫,她心里非常明白原因所在,什么也没说,默默收拾好东西,就随表姐夫摸黑出了门。三姑心疼,还一再挽留女儿女婿明天早晨一早再回去。表姐流着泪劝妈妈:您就别难为国祥了!(“国祥”是表姐夫的名字)

    原来,当晚表姐夫送了表姐刚返回家,迎头就遭到父亲一顿臭骂:就你心疼女人!哪个女人不怀孩子?怀了孩子就不做事情不要家啦?混蛋!自留地的玉米今晚要浇水,全家老少一个不能少,马上去给我叫回来!表姐夫乞求父亲:大,我一个人多干一些,等明早再接她回来,好吗?

    不行!表姐的公公立即火冒三丈,老子叫你马上去,还跟老子讲理,现在有活就要做,老子不能白养活你们,老子老了也不让你们养活!滚!孝敬憨厚的表姐夫连晚饭都没吃,挑起水桶先下地一个人边流泪边起劲地挑水浇地。谁知古板的父亲下地后硬是不依不饶,表姐夫无奈,只得跑七八里夜路接回表姐。等到后半夜浇完地,表姐累得几乎走不动路,是表姐夫硬拖着她回家的。说到这件事情,表姐很动情:几十年了,你表姐夫每次提起来都心痛。

    事隔三十几年后的这个冬天,我从东莞回来,参与家乡晚报办一个周刊,就临时住在了表姐家。没承想,发誓“老了也不要儿子媳妇养活”的倔老头——表姐的公公,也住在这里。老头说,其他儿女家中他都不想去,就愿意跟大儿子大儿媳住在一起,就在这里养老了。

    表姐表姐夫是靠他们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的。十年前全家就从乡下搬到这座中等城市,买下地皮盖起了楼房,并办理了城市户口,这就由农民变成市民了。表姐表姐夫不仅有他们自己的生财之道,儿女们也都各立门户、生儿育女,有各自的工作、事业、房子、车子。连表姐的公公都说,往上数多少辈也没人敢想能过上现在这样红火的日子。

    表姐的楼房,除了下面两层自家居住,其余全部出租,每月光租金收入都在数千元。虽然家有积蓄,每天每月有进项,但是表姐两口子都是闲不住的人,他们就利用地处市郊的便利,搞起了家庭养猪,圈里养了大大小小十几头。虽然整天忙着,表姐表姐夫十分快乐充实。

    上次见到表姐时,表姐夫他们还没有自己的房子。他们租住的是人家闲置的简易房,既是住处,又是堆放废品的库房。其时,表姐他们已经在这个城市打拼了十几年,手头也有了相当的积蓄。听说我这个离家十几年的表弟出差路过专程看望他们,高兴劲儿就甭提了。我和表姐夫舅舅家的儿子(我的高中同学),是折转了好多个宽胡同窄巷子才找到这里的。亲戚间久别重逢,喜悦自不用说。大概唠了一个多小时,我们要告辞,表姐表姐夫无论如何也不依。在我们家乡,到了饭时不留下来吃饭,主人家就特别没面子,何况又是多年不见的至亲。尤其是已经致富了而又热情好客的表姐夫,能留下两个拿国家工资的表弟来家吃顿饭,更是非常荣耀的事情,无论于情于理于心情于面子,我们俩都没有离开的道理。实在是有约在先,早已备好饭菜等候我们的一帮同学电话催了好几次,表姐和表姐夫也是听到的,弄得他们两口子很不高兴,但是还是理解了我们。临走时,表姐抓住我的手:俺姐弟快二十年才又见这一面,要记住你今天欠下表姐一顿饭,什么时候过来都要还上。我连连致歉:实在对不起,弟弟一定记住欠下的!

    这次来,听说我要住上一段日子,表姐夫立即给我收拾房间,表姐忙着为我换新床单新枕套。我完全是回到了自己家里的感觉。在我借住在表姐家的那一个月里,表姐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我们都还没有起床,表姐就为我们准备好了早餐,并且把院内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连她公公的洗漱用水都准备得停停当当。每顿晚饭总忘不了为公公倒上一小杯白酒。老头儿喜欢喝酒并且很有些酒量,但是表姐表姐夫不敢让他尽兴。这天早晨,表姐悄悄向我道委屈:家里本来什么菜都有,昨天中午地上解冻的冰还在融化,老爷子居然自己跑到坡下去买菜,好在左邻右舍都知情,要不然还说我们不孝敬,亏待了老爷子。那么滑的路面,倘若摔倒了,你说怎么办?晚饭时,我们委婉地提醒老爷子,今后千万别做让儿子儿媳担心的事,一旦滑倒可就是自己遭罪。老头还孩子似的辩解:顺道买的,不是专门去的,以后不了。

    表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令我肃然起敬。我可亲可敬的表姐,就是这样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着这个家,善待着她的每一位亲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