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喧若可居 问茶心自宜——成都纪行之四

标签:
可居老成都《庄子》巷子王散木旅游 |
分类: 散文随笔 |
远喧若可居
——成都纪行之四
而已茶座
宽巷子17号“可居”
茶已沏来,就一会儿,却恍若隔世。
可居,位于成都宽巷子17号,建筑面积四百多平方米,建筑格局先收后放,以求小中见大,连廊、天井、中堂、围墙等形成封闭性较强的内向空间,呈“上”字型建筑,喻指:尚之美意。
可居,不需刻意追求象征之意以及视觉之需,仅是努力归回自然,正是这淡静的氛围,将茶之本真明媚呈现。
可居,有一片小小天地,依傍一株侧身桂树,花开静听,花落静品,普洱茶香,袅袅不绝。人说;此为人生两大境界,能拥其一便是莫大的福分。
可居,听故事。晴日,有风轻轻吹拂。有一位师傅在回廊中专注地分茶。有人上前问道,为何?师傅说:将青茶和黄茶分开,青茶供养众生,黄茶留给自己,这是多么幸福的事。
可居,与茶有关,与时空长度概念大小模糊的名字,源自一位爱茶者的斋名,寓意:事事都像流水、行云一样,渡过。无需抱怨、亦不需懊悔。推开明清木门,既见一个镶着雕花映着灯光的吧台,是存茶、取茶、接待之处,亦置茶及茶具置于此展示。精细的木雕装饰、繁复的中式画柜、各色的纱幔垂帘的青瓷、柔和的灯光……古典、怀旧,品茗于此,闲适、安然,时光已经忘却。
走进子非之后,四面环顾,坐在天井当中,城市的喧嚣与高楼,都渐渐隐没了去。于是,安详与自在,一种关于老成都特有的静谧闲情,已由心底徜徉开来。
而子非所创立“文化餐饮”的商业模式,是将《庄子》文化作为主题,融合了老成都所特有的情景体验,把这些东西进行文化的叠加之后,融入到菜品当中,从而把菜品的体验提升为文化的体验,也把餐饮推向了文化的舞台。
譬如落座之后,首先跳入眼帘的就是色彩瑰丽奇艳的面塑看盘,如果今天您请的是一位贵宾,呈上的面塑可能就会是“紫气东来”,关于老子的一个典故,寓意却非常的契合主题,把您的寄语融入到了一个就餐的程式当中,颇为鲜见。而接下来的就餐的程式,子非自喻为“九段锦”,总共有九个就餐体验环节,一场华丽的宴遇由此开启。
如果你觉得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那么,就请你到宽巷子来吧;如果你到宽巷子来了,那么,就请你到子非来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