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说新语》中的竹林七贤:王戎

(2010-12-14 18:48:39)
标签:

文化

                       七贤之三:王戎(15则)

 

 

1.德行第一  之十六 未见喜愠  

 

原文: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译文:王戎说:"我和嵇康相处二十年,也没见过他有喜怒的表情。"  

 

2. 德行第一  之十七 王戎死孝  

 

原文: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译文:王戎、和峤同时遭遇大丧。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称,此时王戎瘦得皮包骨头,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和峤则哀号哭泣,一切都合乎丧葬的礼仪。晋武帝(司马炎)对刘仲雄(刘毅)说:"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峤吗?我听说和峤悲伤过度,这让人很担心。"刘仲雄回答道:"和峤虽然极尽礼数,但精神元气并没有受损;王戎虽然没拘守礼法,却因为哀伤过度已经形销骨立了。所以我认为和峤是尽孝道而不毁生,王戎却是以死去尽孝道。陛下您不必去担心和峤,而应该去为王戎担心呀。  

 

3. 德行第一  之十九 德掩其言  

 

原文: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译文:王戎说:"太保王祥生活在正始年间,没被纳入清谈之列。等到和他交谈,才知道他言谈合理,清雅玄远。大概是德行掩盖了他的口才。  

 

4.雅量第六   之四 此必苦李  

 

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和一群小孩一块儿玩。发现路旁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小孩们都争先恐后,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一人站在那里没去。有人问他,他答道:"树在道边,结了那么多果子却没人摘,这肯定是苦李子。"摘下一尝,果然如此。  

  

5. 雅量第六   之五 了无恐色  

 

原文: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译文:在宣武场,魏明帝让人和拔掉牙的老虎搏斗,百姓可以随便围观。王戎才七岁,也来观看,期间老虎攀着栏杆吼叫,声音惊天动地,围观的人都惊恐地趴到地上,只有王戎站立不动,毫无惧色。  

 

6.伤逝第十七   之二 邈若山河  

 

原文: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译文:王浚冲(王戎)作尚书令时,一次穿着公服,乘着轻便马车经过黄公酒垆。他回头对车后面的客人说:"从前我和嵇叔夜(嵇康)、阮嗣宗(阮籍)一起在此畅饮。竹林同游,我也忝列其末。自从嵇康早逝,阮籍亡故以后,我就为世事羁绊,现在酒垆虽近在眼前,往事旧人却象是隔着万重山河了。  

 

7. 伤逝第十七   之四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原文: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译文:王戎的儿子万子(王绥)死了,山简去探望他,王戎悲痛得不能自已。山简对他说:"孩子岁数并不大,你何必这么悲伤?"王戎说:"圣人忘情,最低层的下人不懂感情。能够钟情的人,正是我们啊。"山简被他的话打动,也跟着悲伤起来。  

  

8.任诞第二十三  之一 竹林七贤  

 

原文: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译文:陈留的阮籍、谯国的嵇康、河内的山涛三个人年岁相仿,嵇康最小。参加他们聚会的还有沛国的刘伶,陈留的阮咸、河内的向秀、琅邪的王戎。七人常在竹林下聚会,纵情饮酒,所以世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9.排调第二十五   之四 俗物来败人意  

 

原文: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译文: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在竹林下畅饮,王戎后来到了。阮籍说:"俗人又来败坏我们的兴致了!"王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的兴致,也是别人能败坏的吗?" 

 

10.俭啬第二十九  之二 王戎讨单衣  

 

原文: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译文:王戎十分吝啬,侄子结婚,他送了一件单一,侄子婚后他又去要了回来。  

 

11. 俭啬第二十九  之三 烛下散筹算计  

 

原文: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契书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  

 

译文:司徒王戎地位显贵,十分富有,家中的宅院、奴仆、田地以及水碓之类的财产,在洛阳无人能和他相比。家里有很多帐本,晚上他就和妻子一起,在烛光下摆开筹码算帐。  

 

12. 俭啬第二十九  之四 钻核卖李  

 

原文: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译文:王戎家的李子树很好,卖李子时他生怕别人会得到李子树种,就把李子核给钻了。  

 

13. 俭啬第二十九  之五 女儿贷钱  

 

原文: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  

 

译文:王戎的女儿嫁给了裴,向父亲借了几万钱。女儿回娘家时,王戎脸色很不好,女儿就赶忙把借的钱还了,王戎这才高兴起来。  

  

14.纰漏第三十四   之四 任育长情痴  

 

原文: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武帝崩,选百二十挽郎,一时之秀彦,育长亦在其中。王安丰选女婿,从挽郎搜其胜者,且择取四人,任犹在其中。童少时,神明可爱,时人谓育长影亦好。自过江,便失志。王丞相请先度时贤共至石头迎之,犹作畴日相待,一见便觉有异。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有异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尝行从棺邸下度,流涕悲伤。王丞相闻之曰:"此是有情痴。"  

 

译文:任育长(任瞻)年轻时,名声很好。晋武帝驾崩后,选了一百二十名跟随灵柩唱挽歌的人,都是当时的优秀人才,任育长也在其中。王安丰(王戎)选女婿,在这一百二十名当中挑出众的,只选了四个人,任育长还在其中。少年时,任育长聪明可爱,当时人们说连任育长的影子都好看。自从过江以后,他就精神恍惚了。当时王丞相(王导)邀请已经渡江的名流一起到石头城迎接他,大家仍像以前那样互致问候,可是见面后就发现有些异样。落座后上茶,任育长就问人说:"这是茶?还是茗?"看到别人诧异的神色,就自言自语道:"刚才我是问水是热是冷呀。"有一次经过棺材铺,悲伤得哭了。王丞相闻听后说:"这是犯了痴症了。" 

 

15.惑溺第三十五   之六 王安丰妇  

 

原文: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译文:王安丰(王戎)的妻子常称他为卿。王安丰说:"妻子称丈夫为卿是不礼貌的,以后不要再这样了。"妻子说:"我亲你爱你,所以才称你为卿。我不称你为卿,谁该称你为卿呢?"从此王安丰就任凭她一直这样叫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