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期《淠河》各栏目主持人语
(2011-05-04 23:26:25)分类: 镜子 |
罗会祥:“皖西作家”主持人语
在六安籍作家群体当中,李何林的经历最为特别。22岁从军,参加过北伐和南昌起义,1928年夏回乡参加“霍丘暴动”,后避居北京加入了鲁迅领导的未名社。此后,与新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终身从事鲁迅研究和教学,矢志不渝地坚守着新文学传统。
李何林在他的《亲制悼词》中对自己作出明确评价:“60多年来,为党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人才,坚持五四以后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发扬鲁迅精神,驳斥了鲁迅生前死后一些人对鲁迅的歪曲和诬蔑,保卫了鲁迅思想。”
一个人要有信仰,一个作家更要自己的立场,只要有信仰有追求,并为这种信仰和追求苦苦地坚守着,那就自成一家。
陈巨飞:“小说世界”主持人语
子雨的小说题材是现代的,手法也现代,这使他的小说十分好读。但就其底蕴,其实弥漫着浓郁的古典情怀,明显区别于时下滔滔于文坛的所谓“现代小说”。本刊曾发表过他的《玫园》,加上《谁能把一朵玫瑰举向天空》,连同本期转载于《小说月报·原创版》(2010年第五期)的中篇小说《玫瑰玫瑰》,这三篇现代情怀和古典韵味相得益彰的“玫瑰姊妹篇”,使我们看到子雨仍在不停地进行着作品深度的探索。
雨瑞先生说,“从华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又长期在基层一线任职。乡村生活于他来说已浸入骨髓,溶入血脉之中了。”对于一位钟情于乡村题材的作家来说,金从华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虽然进城多年,并已担任领导职务,但他心灵深处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村情结,使他能够写出这么多生动鲜活、朴实厚重的乡村题材作品,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比之下,两位八零后作者(孔令辉、曹军黎)的小说略显稚嫩,但也显现出咄咄逼人的才气,孔令辉的叙述冷峻,曹军黎的语言自然。另外,王琪的小说《红柳树下》触及了“梦境叙述”,使情节亦真亦幻,别具一格。
胡传永:“散文天地”主持人语
黄家霆:“阳光地带”主持人语
本着推新的原则,本期《淠河》增设了《阳光地带》栏目。顾名思义,这里是阳光明媚的七彩世界,我们希望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展示给单调的世界,让我们日益疲乏的生活多一些亮丽,多一些明媚和希望。
本期《阳光地带》的几名作者,多是安徽90后才气逼人的诗人,他们内敛、真诚,有志于在写作的道路上走更远;他们的文字唯美、空灵,像豌豆落在海碗里发出清脆的声响。特别提一下,吴静是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中文系)的大一学生,92年生的她,外表看上去安静乖巧,文字却简约自然,有功底,有潜力,我们期待,又一个孙苜蓿会从河畔的沃壤成长起来。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