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图八十一难经》欣赏!

(2011-07-31 16:51:18)
标签:

秦越人

勃海郡

扁鹊

黄帝八十一难经

蔡桓公

分类: 历史

http://s5/middle/4e0a0da9ga95a173d25c4&690

http://s13/middle/4e0a0da9ga959a42cc53c&690

http://s4/middle/4e0a0da9ga959a5013143&690

http://s11/middle/4e0a0da9ga959a5c8bfca&690

http://s1/middle/4e0a0da9ga959a69c1950&690

http://s8/middle/4e0a0da9g7755c3f1e537&690

http://s12/middle/4e0a0da9ga959a83bf9fb&690

    欧阳运森收藏的《注图八十一难经》,共4卷,分上、下两册。木刻本,24·3×16㎝,有宜昌陈天镇藏印。战国时期卢国(今湖北襄阳)秦越人(扁鹊)述,晋王叔和注,四明(即今浙江旧宁波府)张世贤重注,京江(即今江苏镇江)蔡伯遴谨识。

    据考,王叔和(201—280年),名熙,汉族,晋朝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二是著述《脉经》;张世贤,字天成,号静斋,明代著名中医学家;蔡伯遴系清代早期中医学家,在古籍书中由前朝人著述或注释,而由后代人来作谨识,是司空见惯的,因此,该书当属明末清初版本。

    《注图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或《八十一难》。旧题秦越人撰,该书不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未提及,刘向、刘歆父子及李柱国校医书时也不曾记载,直到东汉未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时才在序文中提到《八十一难》,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是最早主译《难经》的人。涉及到人体正常生理、解剖、疾病、证侯、诊断、针灸与治疗,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等种种疑难问题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在阐发中医学基本理论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难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

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扁鹊,是战国时勃海郡郑地的人,原名秦越人。扁鹊一词原本为古代传说中能为人解除病痛的一种鸟,秦越人医术高超,百姓敬他为神医,便说他是扁鹊,渐渐地,就把这个名字用在秦越人的身上了。

扁鹊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名扬天下。他的技术十分全面,无所不通。在邯郸听说当地尊重妇女,便做了带下医(妇科医生)。在洛阳,因为那里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专治老年病的医生。秦国人最爱儿童,他又在那里做了儿科大夫,不论在哪里,都是声名大振。

一天,晋国的大夫赵简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大家十分骇怕,扁鹊看了以后说,他血脉正常,没什么可怕的,不超过三天一定会醒。后来过了两天半,他果然苏醒了。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到那里的百姓都在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就问是谁病了,宫中术士说,太子死了已有半日了。扁鹊问明了详细情况,认为太子患的只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鼻息微弱,像死去一样,便亲去察看诊治。他让弟子磨研针石,刺百会穴,又做了药力能入体五分的熨药,用八减方的药混合使用之后,太子竟然坐了起来,和常人无异。继续调补阴阳,两天以后,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天下人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但扁鹊却否认说,他并不能救活死人,只不过能把应当活的人的病治愈罢了。

还有一次,扁鹊来到了蔡国,蔡桓公知道他声望很大,便宴请扁鹊,他见到蔡桓公以后说:君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蔡桓公不相信,还很不高兴。5天后,扁鹊再去见他,说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会加深的。蔡桓公仍不信,而且更加不悦了。又过了5天,扁鹊又见到蔡桓公时说,病已到肠胃,不治会更重,蔡桓公十分生气,他并不喜欢别人说他有病。5天又过去了,这次,扁鹊一见到蔡桓公,就赶快避开了,蔡桓公十分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说:病在肌肤之间时,可用熨药治愈;在血脉,可用针刺、砭石的方法达到治疗效果;在肠胃里时,借助酒的力量也能达到;可病到了骨髓,就无法治疗了,现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无能为力了。果然,5天后,蔡桓侯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鹊,而他已经走了。不久,蔡桓公就这样死了。

可见,扁鹊的望诊技术出神入化,真是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神医了。在中医的诊断方法里,望诊在四诊当中居于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奥,要达到一望即知的神奇能力更是非同寻常。这三个例子都是非常有名的医学故事,起死回生讳疾忌医的成语也出于此。相传扁鹊名声过大,因为受到秦国太医李谧嫉妒而被其害死了。

中医学的一部经典之作《难经》相传为秦越人所作,但从内容上看应该是《黄帝内经》成书以后问世的作品,成书于汉代。其内容深奥,是中医学不可多得的理论著作之一。因此,古人将该书托名秦越人所著,也表示扁鹊在人们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借其名以示书的重要性,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怀念。

《难经》不但在理论方面丰富了祖国医药学的内容,而且在临床方面颇多论述。除针灸之外,还提出了伤寒有五的理论,对后世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难经》对诊断学、针灸学的论述也一直被医家所遵循。对历代医学家理论思维和医理研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