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一篇文章<<正确对待宝宝的倔脾气>>中,提到了要科学地管教孩子,不要对孩子大声训斥,大发雷霆.有博友给我写评论说,有时说服教育不管用,还有的说对于有些孩子就得用打的方式.在此我要解释一下,科学的管教孩子,并不等于一下都打不得.因为不同的孩子所犯的错误会不同,而同一个孩子,每次犯的错误也不一样,所以,我向来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惩罚孩子也要讲方式方法.
孩子所犯错误的大小要与父母惩罚的力度成正比,也就是说犯多大的错误,给多大的惩罚.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所犯的错误都并不会违背做人的原则,都是一些常见的小毛病,比如,挑食,不好好吃饭.贪玩,损坏东西.要不该要的事物等等.这些错误完全可以通过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的方式解决,也许刚开始孩子并不理会,所以我要说家长一定要坚持,不要就此失去信心,因为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是日积月累养成的,比如你要求孩子每晚必须养成刷牙的习惯,可孩子就是不照做,你难道因为孩子不肯刷牙就去打他吗,应该给孩子讲明刷牙的好处和不刷的坏处,然后并不一定非让孩子自己去拿,家长每天到时间就坚持拿来杯子和牙具递给孩子,要他去刷,这样坚持下来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一到时间孩子自己不由自主地去拿杯子刷牙,从被动无形中变成了主动,其实孩子很多好习惯都是在父母的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养成的.
但有的时候必须要严厉的教训一下,否则后患无穷,比如,邻居家有个孩子,偷了同学的一百块钱,他爸爸拿戒尺照他手上一顿打,我觉得他爸爸做的对,这个时候光耐心说劝往往让孩子意识不到事态的严重性,虽然偷的钱数不多,但性质恶劣.打他一顿,让他牢记这次教训.
但打孩子也要注意打法,胳膊,腿适当地还是打不坏的,但要注意孩子的脑袋和屁股是千万打不得的.因为万一失手后果不敢想象,屁股神经太多,而脑袋,甚至有致命的危险,有这样一则新闻,一对靠卖水果为生的夫妇,,希望孩子长大不要象他们一样当个卖水果的小贩,于是盼子成龙心切,有一天,在教儿子认数字的时候,由于教得太多,年仅三岁的儿子一时没答上来,爸爸妈妈就开始训斥孩子了,可孩子才刚刚三岁,他们不知道太小的孩子注意力是不会集中多长时间的,孩子不想继续学了,于是爸爸就动手打孩子,再加上孩子天性顽皮,他爸爸就越打越来气,最后愤怒之中把孩子的脑袋撞到了床边,就这样年仅三岁的孩子,结束了自己幼小的生命,但孩子万万没有想到能死在自己亲爸爸的手里,在法庭上,孩子的爸爸哭诉着自己的初衷,他说自己也是爱孩子的,只是想教育教育孩子,并不想把他打死,可法官还是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我看到法官是含着眼泪审判结束的.不管怎么说,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仅仅因为认不出字来就大打出手,以至失手打死自己可爱的孩子,实在是不值得.这个惨痛的教训是让人深思的.
惩罚孩子要及时.孩子犯错误了,家长看到要立刻制止,对其批评教育,如果孩子看家长当时没什么反映,就会不以为然,过后家长再找后帐,效果就不会很好.
同样的错误每次都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如果这次严肃的批评了,下次犯错误家长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去理会.那以后再管就不好使了.要知道孩子是很会观察大人的反映的,如果大人妥协,孩子就会得寸进尺.
总而言之,""人之初,性本善"
刚刚来到人世的宝宝心地都是纯洁的.做父母的要趁孩子年幼时就为其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要等到长大后,事态严重时再管,那就费劲了.不过我还是认为,一个从小在和谐的环境里,良好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不论智商还是情商都要比从小在虐待中长大的孩子要高.尤其是情商!总是因为小事就训斥,打骂孩子,时间长了,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不利.
孩子都不能避免会犯错误,但重要的是家长怎么去对待,最后还是再郑重强调一遍,"
家长的惩罚要与孩子所犯的错误成正比""惩罚孩子是有很大讲究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