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赏离骚第一部分,辞文,注释,译文

(2010-03-21 13:10:07)
标签:

杂谈

          《辨骚》是《文心雕龙》的第五篇。

        概说

    这一篇虽然是“文之枢纽”(五篇)最后一篇,但是同文体论大致相同。文体论部分,主要是就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分别进行分析和评论。按照刘勰在《序志》提供的思路,各篇大体上有四个内容:

指出每种文体的定义和写作特点,

    叙述各种文体的发展概况,

    对各种文体的主要作品进行评论,

    总结这种文体的写作特点。

    辨骚,虽可以称为文体论,但也涉及许多创作和批评的意见。因此,辨骚,不限于屈原的《离骚》,还涉及《楚辞》中的大部分作品。

    “辨”:包括:为什么要辨,辨什么?具体有三点:

    首先是过去评论家对《楚辞》有不同评价,应该辨其是非;

    其次,也是重要的,《楚辞》的主要作品《离骚》是否符合儒家经典,需要辨其异同;

    再次,就是《楚辞》中屈、宋以后的作品,成就不一,需要辨其高下。

 

     提示:全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证汉代刘安、王逸等各家对《离骚》的评论,认为其称赞和指责都不尽合实际。

     第二部分提出自己对《楚辞》的意见。刘勰比较了《楚辞》和儒家经书的异同,从而肯定了《楚辞》的巨大成就。

     第三部分讲《楚辞》对后代作者的不同影响,进而总结出骚体写作的基本原则。
     最后归结。

    《辨骚》是在汉人评论《离骚》的基础上,对《楚辞》所作较为全面的总结。刘勰的评论,尽管受到“宗经”思想的束缚,但总的来看,对《楚辞》在《诗经》之下、汉赋之上的历史地位,评价是正确的。特别是,提出《楚辞》浪漫主义表现方法,面虽然在内容上存在有“异于经典”的地方,但它是“自铸伟辞”,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可取之处。针对《楚辞》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刘勰的卓见:

    “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使其成为创作原则,在作品中做到“奇与正、华与实”的统一,
        第一部分   主题: 引证汉代刘安、王逸等各家对《离骚》的评论,

                         认为其称赞和指责都不尽合实际。
  自《风》、《雅》寝声1,

     1《风》、《雅》寝(qǐn侵上)声:指从《诗经》出现(公元前6世纪)以后。寝:止息

    译文:自从《国风》、《小雅》、《大雅》以后,

  莫或抽绪2;

     2抽绪:指继续写作。抽:延引。绪:余绪。

    不大有人继续写《诗经》那样的诗了。

 

 奇文郁起3,

    3郁:繁盛。这里指新起作品之多。

    后来涌现出一些奇特的妙文,

 

 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4,

    4轩翥(zhù注):飞举的样子。这里形容作家积极从事创作活动。

    那就是《离骚》一类的作品了。

    这是兴起在《诗经》作者之后,

 

奋飞辞家之前5;

    5奋飞:和上句“轩翥”意近。辞家:辞赋作家。

    活跃在辞赋家之前

 

岂去圣之未远6,

    6圣:指孔子。未远:自孔子的死(公元前479年)到屈原的生(公元前343—前339年间),不过一个多世纪。,

    大概由于离圣人还不远

 

 而楚人之多才乎?

    而楚国人又大都富有才华的原因吧?

 

昔汉武爱《骚》7,

    7汉武:西汉武帝。

    从前汉武帝喜爱《离骚》等篇,

 

 而淮南作《传》8,

    8淮南:刘安。他是汉帝宗室,袭封淮南王,刘安所写有关《离骚》的作品,这里称为《传》;刘勰在《神思》篇又说是《赋》。过去本来有不同的说法(如《汉纪·孝武纪》和高诱《淮南鸿烈解叙》都说作《离骚赋》),刘勰对它们似乎同样采用。这篇《传》或《赋》早已失传。

    让淮南王刘安作《离骚传》。

 

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9,

    9色:指女色。淫:过度,无节制。

    刘安认为:《国风》言情并不过分,

 

《小雅》怨诽而不乱10,

    10诽(fěi匪):讥讽。乱:指失了秩序。

《小雅》讽刺也很得体,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

   而《离骚》等篇正好兼有二者的长处。

 

蝉蜕秽浊之中11,

    11蜕(tuì退):脱皮。

   屈原能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浊的环境,

 

浮游尘埃之外,然涅而不缁12,

   12皭(jiào叫):洁白。涅(niè聂):染黑。缁(zī资):黑色。

    能够消遥于尘俗以外,

    其清白是染也染不黑的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3

    13“《国风》好色”以下七句:据班固《离骚序》,这段话是刘安《离骚传序》中的话。

    简直可以和太阳、月亮比光明了。

 

班固以为14:

    14班固:字孟坚,东汉初年文学家,《汉书》的作者。他的话见其《离骚序》。

    但是班固却认为

 

露才扬己,忿怼沉江15;

    15怼(duì对):怨恨。:

    屈原喜欢夸耀自己的才学,

    怀着怨恨而投水自杀;

 

羿、浇、二姚16,

    16羿(yì义):后羿,传说是夏代有穷国的君长,以善射著名。曾废夏帝太康,取得夏的政权。后为其臣寒浞(zhuó浊)所杀。浇:寒浞的儿子(寒浞杀羿,夺其妻,生浇)。浇封地叫过,又称过浇。他曾灭夏帝相,后被相的儿子少康所灭。二姚:夏代有虞国君的两个女儿。过浇灭相后,相的儿子少康逃到有虞国,虞君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姚”是其姓。

    他在作品中讲到后羿、过浇、二姚的故事,

 

与《左氏》不合17;

    17《左氏》:指《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作者是左丘明。不合:屈原在《离骚》中所写羿的过分游猎、浇的逞强纵欲(参见本篇第二段注5),以及少康、二姚(“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的事,和《左传·襄公四年)所载羿、浇的事迹,《哀公元年》所载二姚的事迹,基本一致,只详略不同,角度稍异。班固说《离骚》中写这些“未得其正”,是过苛的责备。

    与《左传》中的有关记载不符合;

 

昆仑、悬圃18,

    18昆仑:《离骚》和《天问》中都曾讲到昆仑山。悬圃:是昆仑山巅

    讲到昆仑和悬圃,

 

非经义所载。

    又是儒家经书所不曾记载的。

 

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19,

    19宗:祖,指开创者。

    不过他的文辞很华丽、雅正,

    是辞赋的创始者。

 

虽非明哲,可谓妙才。

    所以,屈原虽然算不上贤明的人,

    但可以说是个了不起的人才。

 

王逸以为20:

    20王逸:字叔师,东汉学者,著《楚辞章句》,下面的话见于其序。

    后来,王逸却以为:

 

诗人提耳21,

    21提耳:《诗经·大雅·抑》中曾说:“言提其耳。”《抑》相传为卫武公讽刺周平王,同时也勉励自己的诗,里边强调教训,所以说要提耳朵,免得忘掉。言:语词

《    诗经》的作者说什么曾提着耳朵警告,

 

屈原婉顺22。

    22婉顺:即顺从。婉:顺。《楚辞章句序》中说:“屈原之辞,优游婉顺,宁以其君不智之故,欲提携其耳乎?

屈原就比这和缓得多。

 

 

《离骚》之文,依经立义;

    《离骚》里边常有根据经书来写的,

 

驷虬、乘翳23,

    23驷(sì寺)虬(qiú求)乘翳(yì意):《离骚》中曾说:“驷玉虬以乘翳兮。”(郭沫若《屈原赋今译》译此句为:“我要以凤皇为车而以玉虬为马。”)驷:四匹马拉的车,这里作动词用,和下面“乘”字意同。虬:龙的一种,翳:即翳(yì医),是凤的一种。

    例如说驾龙乘凤,

 

则时乘六龙24;

    24时乘六龙:《周易·乾卦彖(tuàn团去)辞》中有“时乘六龙”的话。乾卦的六爻(yáo摇)都用龙来象征,或潜或飞,依时升降。王逸认为《离骚》中的“驷玉虬”就是根据《周易》中的“乘六龙”写的。

    是根据《易经》中关于乘龙的比喻;

 

昆仑、流沙25,

    25流沙:《离骚》中曾说:“忽吾行此流沙兮。”流沙指西方的沙漠。

    说昆仑和流沙,

 

则《禹贡》敷土26;

    26《禹贡》:《尚书》中的《禹贡》篇。敷,分布治理。《禹贡》中讲到昆仑和流沙。

    是根据《禹贡》中关于土地的记载

 

名儒辞赋27,

    27儒:这里泛指一般学者,不限于儒家。

    所以,后代著名学者们所写的辞赋,

 

莫不拟其仪表28;

    28仪表:法则。

    都以他为榜样

 

 

所谓“金相玉质29,

    29相:也是“质”的意思。

    的确是和金玉一样值得珍贵

 

百世无匹”者也30。

    30匹:相等。《楚辞章句序》中说:“屈原之辞,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辞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历史上没有可以和他并称的。

 

及汉宣嗟叹31,

    31汉宣:西汉宣帝。《汉书·王褒传》中说宣帝喜爱《楚辞》,并说:“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这里“大者”指屈原的作品,“古诗”指《诗经》。嗟叹:称赞

    此外,如汉宣帝称赞《楚辞》,

 

以为皆合经术32;

    32经术:即经学。经:指儒家经典。

    以为都合于儒家学说

 

扬雄讽味33,

    33扬雄:字子云,西汉末年作家,著有《太玄》、《法言》、《方言》等。王逸《〈楚辞·天问〉后序》中说,扬雄曾解说过《楚辞》,今已失传。·

    扬雄读了,

 

亦言体同《诗雅》34。

    34体:主体。

    也说和《诗经》相近。

 

四家举以方经35,

    35方:比。

    刘安等四人都拿《楚辞》比经书,

 

而孟坚谓不合传36。

    36孟坚:即班固。传:经的注解,这里也指经。

    只有班固说与经书不合。

 

褒贬任声37,

    37声:名声,引申指事物的外表,和下句的“实”相反。

    这些称赞或指责都着眼于表面,

 

抑扬过实38,

    38抑:贬抑,指责。扬:褒扬,称赞。

    常常不符合实际,

 

可谓鉴而弗精39,

    39鉴:照,鉴别。

    那就是鉴别不精当,

 

玩而未核者也40。

    40玩:玩味领会。核:查考,核实。

    玩味而没有查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