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里枫桥独有名

(2016-01-17 13:50:07)
标签:

忆江南

苏州

枫桥

寒山寺

杂谈

分类: 游来游去

晚唐诗人杜荀鹤曾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要问苏州到底有多少座桥,我估计苏州本地人也不一定答得上来,但要问苏州那么多座桥中哪一座最有名,我估计很多外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枫桥!

其实说到“苏州到底有多少座桥?”明代有一位苏州籍诗人高启就曾经在诗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画桥三百映江城”,三百当然是取整数,曾任苏州刺史的大诗人白居易也在诗中说“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看吧,多了不敢说,三百多座桥总还是有的吧?

在这么多座桥中,枫桥其实并不特别引人注目,因为枫桥就是一座简简单单的单孔石拱桥,这在“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桥,所以枫桥在唐代以前并不出名。唐代以后,枫桥的名气就大了,还是高启说的“诗里枫桥独有名”,枫桥之所以这么有名还得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唐代诗人张继。

一提到张继,大家马上会想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千古绝唱引得无数游人慕名来到古老的姑苏城外,就为了亲眼看看诗中的枫桥,亲耳听听寒山寺的钟声。

在名家辈出的唐代诗坛上,张继的名号也并不算响亮,如果不是他写了这首《枫桥夜泊》,估计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在唐代还有一位诗人姓张名继吧?同样的,如果不是张继写了这首诗,恐怕很多人也不会知道在苏州阊门外有一座桥名为枫桥吧?一首诗,成就了张继,也成就了寒山寺和枫桥,看来,这就是诗歌的魅力呀!

诗里枫桥独有名

的确,正是因为这首诗,我才在一个秋日的午后来到了枫桥边。写下“枫桥边”这几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回旋起了一首歌的旋律,没错,就是《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诗里枫桥独有名

当然还有“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不过,那天我只去了枫桥,并没有去寒山寺听钟声。

诗里枫桥独有名

一个是因为得知我要去苏杭的消息之后,一个朋友就对我说,现在寒山寺里面都是卖东西的,没什么可看的,还有一个就是人太多了,我就是这样,如果不是我非常想去的地方,只要人一多,我就选择放弃。

诗里枫桥独有名

跟寒山寺比起来,枫桥景区的人就少很多了,地方也大,虽说已是金秋十月,但依然是花红柳绿的,逛起来也舒服了许多。后来我想了一下,人少大概也跟这个地方收门票有关系吧?

诗里枫桥独有名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枫桥景区的介绍是这么说的:枫桥风景名胜区以寒山古寺、江枫古桥、铁铃古关、枫桥古镇和古运河“五古”为主要游览内容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按照我的理解,寒山寺和枫桥是一体的,对吧?可是你能想象吗,枫桥和寒山寺是要分别买门票的,钱虽然不多,可就是让人觉得不舒服。

诗里枫桥独有名

说起来寒山寺收门票倒是没什么,杭州的灵隐寺、南京的灵谷寺也都是收门票的,可是枫桥景区说白了也就是一个运河公园,现在全国各地多少公园都是免门票的呀,别说公园了,连杭州西湖那么大的景区都是免门票的,按苏州这做法,我觉得杭州西湖应该把断桥封起来单独作为一个景点!

诗里枫桥独有名

不过,话也说回来了,人家枫桥景区可是由五个景点构成的呢,没收咱们五份的钱是不是就该偷着乐啦?五古之一的“古关”就是“铁铃关”,铁铃关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诗里枫桥独有名

“铁铃关”,又称枫桥敌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是苏州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抗倭关楼遗迹。

 诗里枫桥独有名

古桥毫无疑问就是“枫桥”啦,古老的“枫桥”始建于何时,史书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从《寒山寺志》的记载中,可以知道枫桥的建造时间早于寒山寺。不过,古桥早已不见踪迹,我们现在看到的枫桥是清代重建的。

 诗里枫桥独有名

除了古关、古桥,还有古运河,“惊鸿渡”就是位于江枫洲古运河码头的渡口。石牌坊上刻了一幅对联,上联是“云霞流丽东西映”,下联是“天水空明上下鲜”,据说是乾隆皇帝南巡时所赐。

诗里枫桥独有名

“古运河”也就是京杭大运河,据说大运河苏州段水道最早开挖于春秋时期,是与苏州古城同时建成的,“五古”当中恐怕只有这古运河是真正古老的吧?

诗里枫桥独有名

惊鸿渡旁边有一座石牌坊,上书“吴会风清”四个大字。我只记得宋代词人柳永在一首写苏州的《瑞鹧鸪》词中写过“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这“吴会风清”是从哪儿来的,我还真不知道!

 诗里枫桥独有名

从石牌坊穿过去,就是枫桥古镇北街,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象,还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寒山寺塔。

诗里枫桥独有名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改称“寒山寺”,也叫“枫桥寺”,寒山寺一千多年来多次重建,多次毁于火,现在的建筑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建寺之初,一直有塔,后来因为战火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普明塔”是上个世纪90年代重建的。本来想在寒山寺门口拍个“到此一游”的照片的,结果因为人太多只好放弃了。同样因为人多没拍的,还有张继的塑像,好像有导游说摸他的手指头讨个好彩头什么之类的,于是大家都去摸,把右手的食指都摸成金手指了,我当然不会去凑这样的热闹,就连照片都没拍。

诗里枫桥独有名

好在唐寅诗碑那个地方人还不算多,于是我就赶紧把它拍下来了!大家都知道,明代大才子唐寅唐伯虎就是苏州人,他曾多次到枫桥一带游览,某次,就曾写下了一首名为《枫桥有感》的诗:“金阊门外枫桥路,万家月色迷烟雾。谯阁更残角韵悲,客船夜半钟声度。树色高低混有无,山光远近成模糊。霜华满天人怯冷,江城欲曙闻啼乌。”

别的我就不说了,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大家:苏州也有别名叫“江城”吗?为什么高启说“江城”,唐伯虎也说“江城”,到底是巧合还是怎么回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