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2015-12-13 15:33:30)
标签:

苏州

火车站

历史文化名人雕像

文化

杂谈

分类: 游来游去
说句心里话,这次江南行我最不敢轻易落笔的地方就是苏州,因为这个古城的历史太悠久,给人的感觉太厚重,这个古称“吴”、又称“姑苏”的城市文化气息太浓,一到苏州,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怎么这么没文化啊?
一出苏州火车站,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这是我在别的地方的火车站所没有感受过的!苏州站这种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也是我在别的地方所没见过的,我不懂建筑,不知道这是什么风格,就是觉得这种风格的建筑与苏州这座老城挺搭的,而且能给第一次来的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也许这样就够了吧?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火车站正前方是据说有六个标准的足球场那么大的南广场,广场的两侧高高地耸立着几尊高大的历史文化名人的青铜雕塑,我首先看到的是我右手边的几尊雕像,呃,确切地说,应该是四尊,没看文字介绍的时候,我还在想,苏州是一座历史非常悠久的城市,2500多年来,苏州应该出了好多文化名人,现在我看到的这四个,都会是谁呢?结果我第一时间只想起来了两个,一个是吴国大夫伍子胥,这个是必须的呀,没有伍子胥哪来的姑苏城啊!另一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虽说白居易并不是苏州本地人,但是人家在苏州做过官,虽说时间不长,但是贡献还是很大的,所以,白居易肯定也会有!还有谁呢?宋代文人中最著名的就是“欧、苏”两家了,可是这俩人好像跟苏州都没啥关系吧?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是苏州人,不过,不知道轮不轮得上他啊!他要是没戏,那估计跟他并称“吴中四才子”的另外三个人就更没戏了!清代文人中我最熟悉的就是曹雪芹了,可是曹大才子是古都金陵的呀!也许还有近现代的?美食家陆文夫不知道是否有幸上榜啊?呵呵,看我想起来的这几个人,真是又一次暴露了自己啊,文学是我的本行,吃货是我的本色!得,也不用猜了,反正都有文字介绍,近前去看看不就得了!结果这一看不要紧,还真是让我大跌眼镜,这四个人里只有一个白居易,其他三个都是我没想到的!按时代顺序说吧,这四个人分别是泰伯、言偃、白居易和顾炎武。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先说“泰伯”吧,这人谁呀,没听说过啊,原来“泰伯”就是吴太伯,他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司马迁《史记》中的“吴太伯世家”写的就是他啊。雕像背后的文字说明上说他是“江南文明最早的开拓者”,孔子对他的评价是“至德”。瞧瞧,一到苏州就看出来自己没文化了,这么重要的历史人物竟然不知道,看来得好好补补课了!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相比而言,“言偃”这个名字我倒是不陌生,因为他是孔子的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可是我只知道他字子游,和字子夏的卜商一样,都是长于文学,至于他是哪里人,我还真没注意。原来他是“吴地常熟人”,也是孔子的弟子中唯一从南方到北方的求学者,所以被称为“南方夫子”,瞧瞧,又长知识了不是!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这四个人里边我最熟悉的就是白居易了,不用看简介我也知道,白居易曾经做过苏州刺史,虽然只有短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但是他爱民如子,深受苏州人民的爱戴。他的好朋友刘禹锡曾在一首诗中写到白居易离任时的情景,他说“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可见白太傅在苏州还是深得民心的!对了,其实刘禹锡也当过苏州刺史,不过,名额有限,他应该是没什么机会入选了。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同样的,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大名我也是知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早就是顾炎武在《日知录》里提出来的。顾亭林先生的名字好像总是和黄宗羲、王夫之一起出现,这三个人是被并称为“清初三大儒”的,只不过我也从来没关注过他们都是哪里人罢了。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这边的四个人里面认识三个,应该说还行,可是要说代表苏州的话,不可能没有伍子胥呀,于是我又到广场的另一边去找,结果又找到了三尊雕像,除了伍子胥之外,还有孙武和祖冲之。这三个人我倒是都认识,不过,伍子胥是苏州城的建造者,孙武曾经在吴国工作、生活过,祖冲之是怎么回事?我还真不记得他与苏州有什么关系。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既然是奔着伍子胥而来的,那就先看伍子胥,这个雕像也太抽象了吧?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关于这个问题,这些雕像的创作者、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教授是这样说的:“这尊雕塑的‘精髓’就在于中间的空洞部分,它既像是一座拱桥,又像是苏州城门,伍子胥是苏州城的建造者,雕塑造型与最能代表苏州元素的形象结合,更加突出他对苏州历史的重要意义。”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孙武虽然是山东人,但有学者考证说,他在18岁左右就离开故乡齐国来到吴国了,而且他死后也是葬在苏州,他的《孙子兵法》据说也是在隐居吴国期间写成的。所以,苏州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也是他功成名就之地,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伍子胥,也是因为伍子胥的举荐他才得到吴王的重用。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人称“圆周率之父”的祖冲之祖籍河北,生于南京,那他和苏州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他在南朝刘宋时期曾经做过娄县的县令,娄县就是今天的江苏昆山,据说他当过六七年的昆山县令,据说也正是在昆山期间,他开始了圆周率的计算,所以有人说昆山是圆周率的出生地。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广场左右两侧的雕像都说完了,其实在广场中央与苏州火车站遥遥相对的还有一尊雕像,这尊雕像比别的雕像都高,需仰视才见,无疑,这尊雕像才是这些雕像的中心人物,那么他又是谁呢?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其实,这个人我们都认识,他就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范仲淹!景祐年间,范仲淹曾经做过苏州知州,若论政绩,他应该高于白居易,白居易修七里山塘的事我都记着呢,怎么就把范仲淹苏州治水这么大的事给忘了呢?既然白居易都上榜了,那范仲淹就更有上榜的理由了。只不过为什么选范仲淹做这些雕像的中心,而不是伍子胥呢?
据说,当时在主雕像立伍子胥还是立范仲淹这个问题上还有过争论,最后决定立范仲淹的理由是,他在苏州名人中是比较全面的,立伍子胥的话,也不过就是表明这座城市有2500年的历史,而立范仲淹,宣扬的则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其实这几个字是刻在雕像底座上的,很醒目,但是雕像下面人太多了,所以我拍照的时候就没拍进来,没看过的自己有机会去苏州再看吧!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苏州火车站正对着的这个城门,就是苏州八大古城门之一的“平门”,据说当年伍子胥平齐,大军就是从这个门出去的,打败齐国之后,大军班师回朝,又是从这个门进来的,所以叫“平门”。城楼上高悬着一块匾,匾上写着四个大字,因为离得远,也看不清楚,后来才知道写的是“齐泰平和”。说是古城墙,其实是2011年重新修缮的,并不是真的古迹,所以白天也没啥好看的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晚上,当我从山塘街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古城墙、古城门是这样的,灯火辉映之下比白天漂亮多了,对吧?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既然这么漂亮,那就再来一张。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从火车站去往老城区要经过一座长长的廊桥,这座桥叫“平门桥”,据说是苏州古城的“北大门”,也是近几年重新改建的,所以白天的时候看并不觉得怎么样。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不过到了晚上就不一样了,晚上的“平门桥”,也是灯火辉煌的,怎么看都比白天漂亮啊!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因为夜景总是很美,所以我依然是忍不住多拍了一张。哦,对了,因为逛了一天,也拍了一天,手机都没电了,这几张夜景是用备用的三星手机拍的,貌似效果要差那么一点点啊!
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
过了“平门桥”之后,去往拙政园、狮子林方向的那个车站叫“平门东”,连公交车站都是这么古色古香的,这也是文化苏州的特色吧?好啦,苏州火车站的文化味就先说到这儿吧!下一站,继续带着大家品味文化苏州,不过,要想品味拙政园、狮子林里的苏州文化估计真得等到明年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