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红楼梦》明信片
标签:
红楼梦昆曲折子戏明信片杂谈 |
分类: 最爱是红楼 |

“别父”一折出自《红楼梦》第三回,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林黛玉进贾府》,这个大家都熟吧?“别父”讲的就是进贾府之前,黛玉的母亲贾敏不是去世了嘛,贾母心疼黛玉小小年纪就没了亲娘,又没有兄弟姐妹,就想把她接到金陵,黛玉虽然千般不愿、万般不忍,但最终还是与父亲林如海洒泪而别,登舟而去。书中对于黛玉父女分别这段着墨不多,不知道戏里是怎么处理的,有机会还真应该去看看,网上应该有视频,一会儿去找找。
“胡判”一折出自《红楼梦》第四回,这个大家应该也熟,还是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薛蟠打死了人却能够象没事人一样一走了之,贾雨村审理这个案子的时候本来也想秉公办案,但是听了门子的一番话之后,弄清了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于是也就“循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事后还给贾政写信告诉人家不必担心,估计这些细节大家不一定记得那么清楚,不过,对门子拿出来的那个“护官符”一定都印象深刻吧?
“识锁”一折出自《红楼梦》第八回,宝姐姐不是病了嘛,于是宝玉亲自去梨香院探病,两人互看宝玉、金锁,又借莺儿之口说出宝玉上的八个字与金锁上的八个字是一对儿,正巧这时黛玉也来探望宝姐姐,于是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这一段书里面写得是相当精彩的,不知戏里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弄权”一折出自《红楼梦》第十五回,秦可卿不是死了嘛,她出殡那可是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灵柩停在铁槛寺,而凤姐却住在馒头庵,这一回的回目虽然叫“王凤姐弄权铁槛寺”,但实际上她弄权之地是在馒头庵,也就是水月庵啊!为了区区三千两银子就害死了两条人命啊,这事也就凤姐干的出来吧?
“读曲”一折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这段大家熟不熟我是不知道啊,反正这五折里面这段我是最熟的,这不就是著名的宝黛共读西厢那段嘛!哦,对了,确切地说是“偷读”,因为那时候“西厢”是禁书啊,所以宝玉还想骗黛玉说他读的是《中庸》《大学》什么的,可是聪明如林妹妹又怎么会相信呢,于是宝玉只好把书拿出来,并叮嘱黛玉“好歹别告诉别人去”,黛玉也是“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就看完了,而且觉得“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确实不过瘾啊,据说后来又排了四折,但是明信片只有这五张啊,真的不过瘾啊!这套明信片淘宝上有卖的,要不要买来收藏呢?
(以下文字是关于后排的四折的,2020年春节宅家做贡献期间复制于网络)
《花语》
元宵才过,袭人被母亲接回家去喝年茶。宝玉登门探望,令袭人百感交集。她认定自己迟早是宝玉房里的人。夜间归来,便以母兄要赎自己回家为由,试探宝玉对自己的真实态度。宝玉不允,袭人趁机提出若肯依顺自己三件事,便决不离他而去。宝玉一口答应,袭人娓娓道来,温和规劝。
《设局》
贾瑞垂涎于凤姐的姿色,几番挑逗并求爱于她。凤姐趁机设下圈套,将贾瑞骗至夹道中。凤姐是步步设局,贾瑞则着着中套,终于弄得不可收拾,狼狈出逃,从此一病不起……
《惊耗》
凤姐梦见死于己手的贾瑞前来讨祭,又见病中的秦可卿前来告诫她“盛筵必散”,需早作安排……这时数声云板催醒了她的梦,惊闻可卿死耗,凤姐冷汗透衫。
《戚门》
黛玉与宝玉小有口角后,宝玉被薛蟠骗去喝酒。黛玉放心不下,候于沁芳池畔,以待其归。入夜,宝玉醉归,前去探望的宝钗惹得晴雯不耐。稍顷,黛玉又去叩门,却吃了闭门羹,辗转思之,感伤自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