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贝,有你真好!

(2008-12-02 14:06:51)
标签:

生如花

李岩

父母学

育儿

早期教育

规则的建立

亲子关系

安全感

分类: 父母工作营

 

宝贝,有你真好!

作者:生如花父母工作营学员——王墨莹

 

怀孕时常常会想,自己的宝贝会是什么模样?我和他相处时会是何等场景?当宝贝终于呱呱落地,面对嗷嗷待哺的小人儿,为了掩饰初为人母的隐隐不安,我常常自负的想:咱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养不好一个孩子?

真是无知者无畏!

宝贝,有你真好!

 

宝贝,妈妈得给你订些规矩

 

正应了那句话: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我看到,我的宝宝会“不明原因”的大哭大闹;会把窗明几净的家搞的伤痕累累;会因为有人碰了他的东西对对方“拳脚相加”;会顽固的拒绝执行在大人看来最基本的礼数……每当此时,一种难言的失败感就会在我心里难以控制的蔓延开来。身边的人以一种过来人的口吻忠告我:

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缺规矩!”

要立规矩趁早,长大了你还管得了!”

千万别溺爱孩子啊,那就是害了他!”

哪有当妈妈的希望害自己孩子的?于是,我暗下决心,是该给他立点规矩的时候了!

初识李岩的课程,其实对“规则”部分是最期待的。无奈,这是最后一个部分,我只好耐着性子从第一部分“安全感”开始听。然而心里总有些小小的不耐烦:这种课是不是效率太低了?能解决实际问题吗?可是―――

我渐渐明白,安全感之于孩子,就如同泥土之于种子。如果期待这粒种子发芽成长,首要的即是无条件的接受它,哪怕它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缺陷。可是,又能有多少人,有能力真正令孩子感受到这种无条件的接受和爱呢?当一颗种子尚未找到自己可以扎根的泥土时,即使给它再多的养料,它都是无法存活的,更毋提成长了。我们一边一厢情愿的给它浇水、施肥,一边吝啬于给它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安全感),却还在抱怨,为什么这棵树长得不如想象那般好?

不是说,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吗?是什么,令我们失去了这种最基本的能力呢?

宝贝,有你真好!

 

宝贝,你让妈妈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那些事儿

 

父母的心理伤痕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孩子的爱。父母要很好的了解自己的内心,我焦虑什么、我怕什么,把这个能量放在自己身上,把伤痕留在自己这里治疗。”

这是我的偶像小巫推荐的必读书里的一句话(徐浩渊,《我们都有心理伤痕》)。每每咀嚼它,都会不禁汗然。

再这样,就不喜欢你了!”

你这样做,枉费我们养你这么大!”

不是告诉你要谦让吗?这点东西都舍不得,真小气!”

哭什么啊,能解决问题吗?告诉你多少遍要坚强!”

 今天打你,就是为了告诉你,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原谅的!”

以后这些事不用你做,越帮越忙,只要搞好学习就谢天谢地了!”

这样的场景举不胜举(请大家自行加上我们熟悉的那种语气哈)。这恐怕是我们那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它留给我们什么?如果没有孩子,也许,我们永远不得而知。

我们没有在父辈那里得到无条件的接纳和爱,这种对“不安全”的恐惧会深深的扎根在我们心里。正是这种恐惧,让我们惧怕去无条件的爱别人,哪怕,那是我们的孩子。同样,极少被信任,并且长期生活在缺乏自由(自主)的环境里的我们,沿袭了父辈的教育模式,还没有给孩子建立起牢固的安全感,就匆忙的热衷于为他制定种种“规则”。

宝贝,有你真好! 

宝贝,妈妈得给自己订些规矩了

 

好吧,以下就是我给自己订的规矩:在抱怨孩子脾气大的时候,先想想自己处理情绪的方式!在唯恐孩子碰这碰那不安全时,先为他创造一个适于他生存的环境!在对孩子说“不”之前,先想想说“不”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

于是,真的,宝贝似乎越来越少的尖叫了,我们似乎越来越能读懂对方想要什么,我们变得越来越亲密了。以至于那天讨论时,李岩问我,在执行规则方面,你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经验?我竟然没有想到。

说到规则,我常想,规则的目的是什么?普遍认同的观念应该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能够有勇气正视并揭开蒙蔽自己心扉的阴影,张开神经去充分感受和理解孩子,并同孩子一起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快乐和痛苦,环境的美好和被破坏,我们还会担心他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伤害环境吗?要知道,他们的天性是喜好模仿的,他们的神经是最敏锐的。所以,我认为,起码在家里,起码对一个呀呀学语的幼儿,规则不是至高无上的,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才是我们最关注的因素。这也正应了李岩的观念:规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而不是管理孩子;它不是刻板的、一成不变的;在执行规则时,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温情、耐心和同情心接纳孩子的情绪。

记得一位妈妈说过:关于规则有三种境界:

手中有剑、心中却无剑;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

我在路上。

 

 

 

后记

前几天,嗓子发炎的大墨被告知暂时不可以吃他最爱的冰淇淋后,说:

妈妈不好!”

看着他委屈的样子,我有点心疼,于是蹲下来,认真地说:

宝贝,不管你觉得妈妈好不好,妈妈都最爱你!”

大墨突然抬起头,安静的看了我五秒钟,转身玩他的小火车了。

宝贝,我还能说什么呢?原来,你对妈妈的要求是这么少!

 

 

 

后后记

已经有大半年了吧,我一直在为大墨让妈妈抱的事儿烦恼。原因嘛,我以为颇为理直气壮:第一是阻碍了他自己的运动(虽然我和他爸爸打小就协调能力不佳,但我还是幻想能有个运动健将般的儿子);第二是,30多斤的肉肉啊,抱在身上确实不好受!后来,大家讨论的结果是:不管怎么说,宝宝需要抱,是绝对不能不抱的,而且还得积极主动、不带任何情绪的抱!

那么,好吧……

过了N久的那一天,在小区楼下:

大墨跑过来:

妈妈抱抱!”

好啊!”我故作欣喜状,张开双臂,谁想到……

人家就像没看到妈妈一样,直直的从我身边走过,玩沙子去了。据统计,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正在增加。

我都有些失落了。

即使明知可能面对的是拒绝或者失去,我们还能够勇敢的爱吗?

我们能接受所爱的人(比如孩子)某一天回离开我们,独立生活这一现实吗?”(小巫的话,忘了在哪看的了)

诺言无价!

 

 

 

后后后记:按照惯例要说的话……

我想说:感谢CCTV,感谢MTV,

感谢“生如花”,给我这样一个机会重新梳理自己,让我---一个若干年来除了工作报告倦于写任何东西的人,重新找回了文字这样一个情绪出口;

感谢李岩,能够忍受我之前顽固的错误认识和连自己都时常不知所云的唠叨,将我引上正确的路;

最后,我要感谢你,我的宝贝,是你让妈妈重新有了这样一颗敏锐、感恩的心!

宝贝,有你真好!(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