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鉴水越王台,是绍兴古越文化的三张名片之一,其中越王城是价值最大的一张名片。
在绍兴的城市记忆中,有两次让人深刻的建都经历,一次是充满雄健之气的越国之都,一次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南宋“流亡陪都”。

公元前490年,范蠡奉勾践迁都平原地区之令,在山阴建成国都,并在城中的卧龙山下建成一座周围370步的“山阴小城”。小城内建有王宫,“山阴小城”实际上是一座城中城,如同北京城中的紫禁城一样。论规模和气派,“山阴小城”与紫禁城相比,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然而,在800岁的紫禁城面前,近1500年高龄的“山阴小城”,连同同时出生的绍兴城,应该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前辈了。春秋到现代绚丽斑斓的古越历史文化,在这里沉积得最丰实和厚重,特别是悠悠2500年的越国遗迹,弥足珍贵,是不可多得的历史遗产。
一座海拔只有74米的小山,却浓缩了古城文化的精髓:越王台、越王殿、望海亭、文种墓、蓬莱阁、清白堂、龙山诗巢……王羲之、贺知章、李白、白居易、元慎、范仲淹、苏轼……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岩一石、一亭一台,无不蕴涵着一段历史、演绎着一个故事。

据记载,在全盛时的宋代,府山上共有72处亭台楼阁。现存的还有越王台、越王殿、南宋古柏、清白泉、飞翼楼、风雨亭、文种墓、樱花园、摩崖石刻、龙湫、烈士墓、盆景园等文物景点十余处。
也许,2500多年前的越王勾践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当年和谋臣范蠡作出的抉择,会让至今的越国后人在感受“荫庇”的同时,饱怀“复兴”之心。如何“还原”越国都城,再现当年的王者之风,穿越岁月烟尘,闪耀出古越文化风采?2006年夏天,尊重历史的绍兴人们开始了“还原之旅”。越王城整个景区显现纯朴的古越遗风、吴越争霸的谋划、萌芽中的越商民生以及唐宋以来越中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若干年后,当你漫步在越都紫禁城——越王城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将是一座绍兴市建城2500周年纪念碑亭。广场两侧,范蠡祠、大夫堂巍然屹立,以纪念越国历史上著名的商圣和忠臣。沿着曲径通幽的山路,整修一新的清白泉、风雨亭、摩崖石刻、紫翠亭、文种墓等景点一一入目。开放式的兰苑是人们随时休憩的场所。改建和扩建后的越王台是越王城的核心景区,在这里将建成卧薪尝胆楼,集中展示越文化的精髓。你会看到问策林、文伍庙、小校场、名剑馆、舞剑林等恢复的文化遗存,领略当年勾践卧薪尝胆、兴越伐吴的历史场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