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爱玲小姐
张爱玲一生孤绝凄凉,但是她非常幸运,有宋淇夫妇为其终生好友,有夏志清教授慧眼识文才,有汪宏声先生的高度赏识,有胡适先生的非凡评价。在今天(2009年4月16日周四下午13:30-16:00
百周年纪念讲堂多功能厅举办张爱玲遗作《小团圆》中文简体版首发式。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先生(宋淇夫妇的儿子)、即将面市的《张爱玲全集》主编止庵先生、张爱玲研究专家陈子善教授等人到会。届时,宋以朗先生将在首发式上为广大读者揭秘《小团圆》背后的故事。

胡适先生张爱玲视先生为知音
胡适先生是罗念生与马宛颐的证婚人
在《小团圆》中文简体版首发式的今天,张爱玲给了我们一个团圆。真是无巧不成书。我先列出一些名字,这些人在今天都由于张爱玲而相识相知且密不可分。

夏志清先生奠定了张爱玲的文学地位
胡适、夏志清、陈子善、李欧梵、马友友;罗念生、马宛颐、罗锦鳞、赵淑宝、罗彤、吴泽涛;汪宏声、沈佩秋、汪垠、汪春蕾、徐刚、钟惦棐、阿城、路海波;宋春舫、宋淇、邝文美、宋以朗等这些平日很难放在一起的名字,今天由于张爱玲都非常机缘的放在了一起,可谓一个大团圆。原因如下:

罗念生先生
胡适先生称张爱玲的文采“平近而自然”,有《海上花》为证。张爱玲因夏志清先生而闻名世界文坛,李欧梵则为夏志清的学生和白先勇在哈佛的同学,李欧梵和马友友是发小,李欧梵的父亲和马友友的父亲是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的教授和好友,后来一起到了中国台湾省。

罗锦鳞先生
罗念生是中国著名的古希腊学者、文学家、翻译家。胡适先生是罗念生与马宛颐的证婚人。罗锦鳞先生是罗念生的长子,戏剧导演艺术家、文化大使、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希腊戏剧专家,夫人赵淑宝,长女罗彤,学生吴泽涛。

陈子善先生
汪宏声是张爱玲在上海圣玛丽亚女校的国文老师,张爱玲最喜爱的老师,少时的张爱玲去过汪宏声先生家,后来一直寻找汪先生未果。沈佩秋是汪宏声夫人1937年翻译王尔德的《莎乐美》。汪垠为汪宏声和沈佩秋的女儿现在在昆明。汪春蕾是汪宏声先生的长孙女是电影评论家钟惦棐的研究生,在美国获得传媒博士,现在美国定居。作家阿城是钟惦棐的儿子,其作品《棋王》。路海波是汪春蕾在电影学院的同学,现在是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的主任。徐刚是汪宏声的外孙,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学博士在上海工作,与陈子善教授在同一所学校。

宋春舫先生宋淇之父
宋春舫是宋淇的父亲是海洋学家、藏书家和戏剧家,我们熟悉的剧本有《一幅喜神》,宋淇与邝文美夫妇为张爱玲密友及张爱玲书稿继承人,宋淇是从事电影工作的,宋以朗是宋淇夫妇的儿子。

汪宏声先生的译著
陈子善教授是张学研究专家,与宋春舫、宋淇夫妇、张爱玲、夏志清、李欧梵有着书信往来并成为好友。

宋以朗先生
由于我2007年改编和导演话剧《色,戒》相识陈子善先生,又因写文《曹禺与张爱玲》与汪宏声先生的长孙女有了联系,正好陈子善先生要研究考证张爱玲与其国文老师汪宏声的史实,致使上述这些名字在几十年风雨的今天走到了一起,有了一个大团圆。

张爱玲遗物
到写此文时,我又收到了汪宏声先生最小外孙的留言:“我是汪宏声最小的外孙,我和父母仍住在外公的故居。去年翻出外公的照片,我外公年轻时还是很帅的。真的!”上述名录里又多一名成员。这段历史不久也就明了,为张爱玲寻得一个团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