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文化感悟随笔 |
分类: 感悟随笔 |
斯氏体系表演艺术中的心理学问题是斯氏体系表演艺术的核心和难点,斯氏体系的功劳是力求表演的“真实”感人从而区别于十八世纪欧洲表演的形式、虚假、理性等弊端(剧场性的虚假),强调演员表演的活生生的真实情感,力求诚恳,探索“真实”。针对斯氏体系表演艺术的核心问题,该论文将从表演学、心理学、文化学、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出发,深入探求斯氏体系表演艺术心理的内在形成机制和创作机理及各心理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力求找到一种有利于演员自身就可以掌握和把控的有效心理方法,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斯氏体系表演艺术的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斯氏提出:角色的创造要演员感受角色的真实情感,获得这种真实的情感,表现这种真实的情感。其实这些正是人类的心理学的重要论题,是基本的“精神物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而表演艺术的基本目的就是:创造角色的“人类精神生活”,用美的形式使这种生活得到艺术的体现,“人类精神生活”又恰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核心内容,更是所有艺术要研究和表现的核心内容。并进一步阐释智慧、意志、情感三个概念的心理学内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表演艺术的重要作用。
这些基本的“精神物理学和心理学”
斯氏体系可分成两大部分:(一)演员对于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的工作;(二)演员对角色的内部和外部的工作。演员对于自己内部的工作是以一种心理技术为根据的,这种心理技术能帮助他唤起创造的心境,使他的灵感容易产生。演员对于自己外部的工作是有关他身体机构的训练,目的是体现他的角色,正确表露出角色的内心生活。演员对角色的工作是研究一部戏剧作品的精神本质、产生这部作品的根芽、作品的意义、以及作品中所有人物的意义。斯氏在他的著作《演员的自我修养》中化名为特弗尔佐夫,这个名字在俄文中的意思是“创造艺术家”,可见斯氏是多么强调和重视演员必须要利用有意识“心理技术”去引发无意识的角色创造工作。
“心理技术”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1)“假如我就是”、(2)规定情境、(3)想像、(4)注意、(5)肌肉松弛、(6)单位与任务、(7)真实感与信念感、(8)情绪记忆、(9)交流与适应,判断与思考、(10)外部的辅助表现。这十种要素构成了斯氏体系的核心。本文从最高任务、贯串行动与“心理技术”各要素间的关系以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引起被引起的关系,阐释我们表演艺术的基本目的:创造角色的“人类精神生活”,用美的形式使这种生活得到艺术的体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