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感悟随笔 |
这些日子一直在排练青年戏剧节的上演剧目《老马》,一开始并没有感觉到《老马》故事的真实性,但随着角色创作的推进,我忽然感到这就是一个生活的真实重现,以往的影像在我眼前流动起来,我开始走入角色的内心深处,我开始懂得一个人的孤独、封闭、挣扎、无奈、颠狂、毁灭的全过程。《老马》让我学会如何读懂了一个重要的人,我似乎开始走入他的内心,理解他的生命内在的生活。启示总是在不经意间,能走入朋友的内心感觉是一种清澈通透的美,带着甘甜和温暖。
“眼泪”成为“他”青春的永恒。
“眼泪”每个人都有,我常说:一个人有眼泪就有希望,但“他”的眼泪让我开始理解了“眼泪”另一层深意,泪水可以沉淀,沉淀下来的是盐,咸涩的泪水或因感动、或因悲伤、或因无奈、或因仇恨、或因理解、或因感悟、或因生死都是毫无保留的流淌,流淌后的泪痕沉淀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外在的清冷与内心的炙热狂乱的缠绕,使得他敏感的让人恐惧,过度的敏感会使心灵脆弱的像风中的芦苇。内心过渡的敏感会导致外在过度的理性,感性和理性是一对孪生兄弟,一对难以拆解的对立统一。透过“他”的泪水看到的黄昏是寂静的,因为泪水使他燃烧的几欲迸裂的心里有了片刻的宁静;透过“他”的泪水听到的音乐是无声的,因为物理世界的声音在生命的谐音面前显得无力虚软,巨大内心的撼动已经淹没了自然的箫声;透过“他”的泪水看到的生命是忧郁的,因为冰与火的粹洗使生命精疲力尽,只有夜晚的狂欢与放纵才能恢复生命的活力;透过“他”的泪水看到娟秀白皙的双手是无形的光影,因为生命给了过重的负载,本应灵巧的双手变的虚弱笨拙。泪水是情感的媒介,丰富的情感本应更好的享受生活,回归自然,发现世间万物的美,可情感也是我们的致命弱点,我们因情感而幸福,也因情感而苦痛;因泪水而奋争,也因泪水而沉迷于过去的回忆,是生命变得的慌乱胆怯,懦弱轻狂。
他的泪水会沸腾会飞溅,沉淀下来故事重重压在心底,让人窒息的无法喘息。这种来自内心的重压使他无法感到“安全”与“快乐”,只有“孤独”和“夜色”让他感到轻松和安全。过重的滚烫的沉淀需要比常人更多的倾诉,但重压的不安全又使他无法去倾诉,因为他担心无人聆听,我会用心来聆听,希望你能快乐,轻松的谱写青春崇拜,“眼泪”是你青春的永恒,但决不是你“生命”的永恒。
“清冷”是“他”的伪装,“孤独”是“他”的心境
外表的清冷与不屑一顾正是他内心孤独苦闷的掩饰,想倾诉又没有勇气,内心的不安全使得“他”很难融入到新世界中,偶尔涌现出的真切热情也会被习惯的孤独淹没,这越发戳伤了自尊,使得自己变得过分的虚荣,其实是软弱的表现。生命的强悍与内心的迷茫使得“他”少年老成,喜欢孤独封闭,害怕分享,因为害怕付出,付出与倾诉会让他感到不安全,有浓郁的倾诉欲望,又无力承受倾诉的结果,想超越自己的过去,又无力面对自己的过去,想审视自己,又害怕伤痛的半遮半掩,相信自己的同时又在深刻的怀疑着自己,生活的轨迹使得他在面对与逃避中挣扎,希望与绝望中恍惚,感恩与无情中徘徊。留给“他”的只有黑夜和寒冷了。我懂得了“黑色”和“白色”在他生命中的意义,这是他的生命颜色。“我怕冷,但我喜欢冬天,我不喜欢大雪纷飞,但我喜欢白色.这个冬天太漫长,希望快些过去.”正是他内心困惑挣扎的真实写照。他喜欢白天的宁静更喜欢夜晚的光怪陆离。“黑色”与“白色”,“燃烧”与“冰冷”在他生命格外的浓郁与厚重。他害怕爱与被爱,正是“黑”与“白”的辩证,过去的伤痛在他心中正在鲜活的进行,只有过去的痛成为“不在乎”,真爱才可能播种。心灵的冬天快些过去吧,严冬过后会有“绿色”的春天。
探索生命希望平淡,内心的“他”却要壮烈,敬佩伟人的坚强“承受”,自己却无力承受内心的苦痛,开脱说自己不追去高尚,其实内心并不想成为庸人。生命的存在不在于敬佩前人,而在于实践自己,战胜自己,明了自己的生命渴望,明明清晰自己的内心,却视而不见,最终只能感叹别人的执着和坚韧了,最终只能祈求上帝早一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逃避自己无法承受的现实,其实这样的逃避无法进入天堂只能在地狱门外备受煎熬。战胜自己的过去与胆怯,内心才能真正坚强,活得才能积极有意义,才能让心灵深深吸一口气,轻松生活不再满腹辛酸的苦熬,心灵不再疲惫。生命在自己手中,快乐在自己手中,成功在自己手中。最有力量的是自己,盲目的“自信”等于过分的虚伪和胆怯无知。生命不能想浮萍飘游,这不是随遇而安,而是消极避世。世俗人出家是因无法忍受世间精神历练的折磨,宁可到寺庙中忍受物质的清苦,肉体的苦痛原本就比精神的苦痛好忍受。出家也可谓避世,没有自我心灵的战胜,怎又可称为真正生活过呢。生命永不言败,人类是自强不息的,不是软体动物,心灵的文明与苦难是真的金子和财富。
后一篇:我发现了“爱”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