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下的茶旅融合发展
(2020-06-02 11:51:52)
标签:
茶旅融合长三角一体化枞阳 |
分类: 圈子交流 |
枞阳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成员城市,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当“长三角一体化”时代加速来临,放眼区域协调发展全局,枞阳正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依托生态优势和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和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而茶旅融合,无疑是探索旅游发展和绿色样板区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最美不过四月天,恰是采茶好时节。4月3号,金社镇乌金渡乌金云雾生态园,800多亩白茶新芽绽放,满山清香,吸引着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体验。
【枞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珺】:我觉得4月的天气非常适合出游,我们在家里没事也可以出来活动一下,体验一下茶山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乐趣。
位于长江北岸的枞阳,处在神秘的北纬30°附近。一江相伴,八湖相依,群山相拥的自然山水生态,不仅秀丽天成,而且气候温润适宜、土壤酸碱度适中,无论是雨水分布,还是无霜期长短,都是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地。
【枞阳县文旅局局长刘毛陆】:全县适合种植茶叶的面积有10万余亩,目前已经种植茶叶的面积有5万余亩。枞阳的白茶已经远销到北上广,特别是长三角这一重要的区域。通过茶叶销售这种宣传,我们通过以茶为媒,以文会友为我们推进茶旅融合打下更好的基础。
名山胜水出好茶。近年来,枞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茶叶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仅白茶种植就高达25000亩以上,而且品质优良。“黄公山”“仙羽舌”“乌金渡”“凤舞台”“众吾”等系列白茶商标,在国内声名鹊起。茶叶产业化发展,不仅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带来了“绿色”希望,也为茶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
【枞阳县金社镇乌金云雾生态园总经理丁英斌】:现在呢,就是想(把)这个地方打造成一种将旅游与茶相结合的茶旅文化(景区)。我们这个地方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占着白荡湖河系的尾梢,前面是河,后面是山。这个我们已经在联系苏州一家园林设计院,将整个再布局一下。
【枞阳县金社镇镇长
雨坛镇黄公山西南坡。茶苗茁壮,漫山遍野的野生紫藤花竞相开放。
2012年,安徽上行山茶叶贸易有限公司引进安吉白茶新品种,先后在这里投资6000多万元,把安吉白茶的种植、管理、生产等先进技术复制到枞阳,成为枞阳白茶种植史上最早的开拓者。
如今,8年过去,黄公山2000亩白茶满园青翠,8个茶区道路环环相通,茶旅融合发展的雏形正在形成。
【安徽上行山茶叶贸易有限公司 吴根发】:道路两旁我们打算栽一些风景树,比如说,像樱花、栀子花、映山红。像这边有一个长长的山谷,打算种植些当地的(野生)紫藤花,打造成紫藤花谷,把茶园打造成乡村一体化旅游景点。
如果说,枞阳得天独厚的优质山水生态资源,为茶叶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无疑为茶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枞阳县文旅局局长刘毛陆】:我们枞阳可以说是无山没有文化。因为枞阳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的黄公山就是明朝的奇才状元黄观安葬的地方。它原来不叫黄公山叫高山,后来人家为了纪念他就取名叫黄公山。而且我们这个黄公山上啊,还传说有《西游记》当中的照妖镜这么一个地方。
在枞阳,每一座茶山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这是黄公山的背面,官桥镇官山村,村民们称它为官山。据说,官山曾经是朱元璋和陈友亮打仗的古战场,相传茶圣陆羽也曾来过这里。因此,这里的白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仙羽舌白茶。
【安徽官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士专】:一些景观和动人传说,都挖掘出来,现在已经整理成文字了。我们在前期工作像旅游公厕、停车场、标识标牌这些工作已经完工,还有一部分景区的硬件需求正在进行中。还准备增加农家乐,民宿这些场所,这些工作已经在进行了,土地都已经审批下来了。
旅游界认为,现代旅游已呈现出新的特点,游客在观赏山水风光的同时,更趋向文化和休闲消费,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生产场景,成了他乡游人眼中的风景,大家通过进茶馆、住民宿、吃农家菜、观赏、娱乐、体验、休闲等方式,追求的是景观之上的品质生活,还有生活之中温暖的记忆和美好的感受。
【枞阳县委党校副校长王松柏】:茶是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所以把茶叶的生产、销售和文化和旅游有机的结合起来,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绿色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对于枞阳来说,是一个利用自身优势有机的切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战略突破口。所以从融合发展的角度,我们要做的文章很多。
【枞阳县文旅局局长刘毛陆】:我们为了推进茶旅融合的发展,主要开展了这么一些工作。一个方面就是,使我们旅游的一个要素向茶区延伸。比如讲我们茶区的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包括乡村文化的大舞台都向景区延伸。第二个方面我们就是进行文旅融合方面的文创,比如讲我们通过做茶文,写茶诗,唱茶歌等活动使我们的茶叶的这个茶旅融合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我们今年力推黄梅戏进景区这个茶区、我们的非遗展示进茶区。第三一个就是强化品牌茶旅融合的宣传。通过三项活动进一步推进我们茶旅融合。
目前,枞阳正在全面推进茶区向景区转变工作。三公山茶区打造3a级景区建设已经启动,官山仙羽舌茶区2a级景区申报已获得批准。下一步还将推动更多茶区创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但是,推动茶旅融合,企业的发展意识才是决定性因素。
【枞阳县委党校副校长王松柏】:作为企业来讲,在茶旅融合中应该首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应用市场来调动一些资源要素,为企业的发展,为茶旅融合的发展服务。不能为一时的利益鼠目寸光,短视,要从规划发展开始,要利用好社会资源,要把茶叶的发展与有的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策划好一些相应的具体项目。这样才能让茶文化和旅游文化,和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发展。
茶旅融合,关键是茶叶生产规模和品质还要进一步提升。据了解,目前枞阳在白茶育苗栽培、制作加工、质量控制环节,已形成了完整的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体系,不少白茶获得了绿色产品认证。同时,为提高枞阳茶叶品牌知名度,整合县内茶产业资源,大力创建具有枞阳地域特色的“枞阳白茶”区域公共品牌,丰富拓展茶文化底蕴和内涵。但同时,一些企业也提出建议,希望政府结合横埠安徽供销枞阳农产品综合物流产业园建设,建立枞阳茶叶交易市场,吸引更多的茶商和游客到枞阳交易旅游。
【枞阳县委党校副校长王松柏】:作为政府来说,政府应该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是营商环境,关键问题是政府要放宽政策的准入,法无禁止皆可为。不要给企业设置更多的限制和忌讳。第二点,政府要放下身段,甘当店小二。热情周到地为企业服务,经常地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的车间,田间地头。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然后为企业抓好最需要的服务的关键点。做好我们政府的工作,这才是一个店小二应该有的姿态。
今年5月21号,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饮品之一,茶和茶文化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也深受国内外游客的热爱。枞阳依托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致力打造绿色样板区和长三角后花园,推动茶旅融合发展,促进全域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向纵深发展正当其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枞阳还存在一些短板,茶区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人才缺乏、茶与文化共生关系融合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都制约着茶旅融合进一步发展。这也是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下一步必须面临的考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