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思妙笔著妙书

标签:
正确思维情感社会进步 |
分类: 胡思乱想 |
小时候看《红楼梦》没有太深的思考,只是觉得好奇,好看。如今再看大不一样,加深了很多以前的不理解,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思考。没有那样的生活,哪有那么深的领悟,没有入髓的观察,哪有那么动情的描写,没有如椽妙笔,怎有那漂亮文章。
文章很多,能传世的很少,成为名著的更少,一世写一本足矣,后四十回还是别人续之,可见原著人的珍惜之心。著书光记叙现象,让观书者自裁是一种方式,但这是小说,充满着希望引起共鸣之意。无实际生活,无亲自体验,也难写的栩栩如生,无亲临体验之思,也难观察入微。
蕴语开篇,令人佩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前隐语让人读后再思,颇有趣味。
有本事就当最强,强似“既生瑜何生亮”的悲鸣,妙笔在于妙思,妙思在于独悟。
书中每个人的结局都已被社会和秉性安排,蕴含一定哲理,葬花的命运早已决定,上帝呼唤还洁去,只能借物生情自悲悯。
无论原作者和续作者都表达了自己的思维,不要过于猜度深意,只求领悟。
曾经把书中诗词熟读深解,每再读一次又有新领会,尤其被搬上银幕后,通过演员的形体活灵活现,理解更深了。
《红楼梦》的梦谁解?旧梦虽去,新梦还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