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之思

标签:
德为先真才实学 |
分类: 胡思乱想 |
过去有句话说的不太合适,被人错误引伸: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谬也,人应一视同仁,其实,无论男女,最好德才兼备,无德有才更坏事,不知能得到多数认同否?男女体力不太相同,智力不分上下,现代社会了,人人平等了,更不应那样区分。
才重要,德更重要,才受德支配,德歪才更歪,现在有个趋势,太注重才的培养,德强调的少了。
这世界,什么都成为商品,有人卖皮肉,有人卖灵魂,卖什么的都有。卖任何都要有资本,不必嘲笑,失去的换来了另一种得到,各有各的认为,在于自己的处境和世界观。
因此,育人先与德,德是做人根本,德非高深莫测,不用很高学位,只要注重而已,可以言传身教,很多长辈自己也做不到这些,但要以身作则、传下追求。
德和才的认可也不一样,但应以多数为准。如今用人有点太重才轻德,致使发展有些偏颇。
用人不是以德为重,只以文凭衡量一切的做法盛行,成大错也,所有领导利用职权都可以混个博导、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学位蒙人,委任中只讲学历不求实学、可以不对口,德在其余考虑中更谬以,致弊端重重,丑恶其中。
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有德有才是精品,无德有才是毒品。
考察人的方法只看档案是个弊端,档案鲜有德记录,只有无德记录,违法记录,还可能被抹去。提拔和被提拔的人在钻这里面的空子,一些灵与肉在交换。
档案可以造假,记录不了全部。档案在人心中,不应在操纵中。
德与才不只在学历中,悟超越学历,原来的圣贤不都是没有学历吗?衡量只用学历是无奈之举,很多位置都不是专业对口?
学历只证明学过,很快就会被新知识淘汰,能用多久?
德是立身之基,不要轻视,德高于人,众必钦之。德馨才茂,众皆服之,让德高望重的人引领我们前进。
才在德之基上发展,更是正轨高速,前途无量。
盼望:人人有德又多才,共奔理想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