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适合最好

(2022-07-06 08:01:06)
标签:

保护地球

分类: 胡思乱想

适合最好

很多环境生态保护思路应贴合自然为主,否则可能功倍事半,非常艰难,还不能持久,要适合这个地区的特点,做出正确决策,切不能到处一个模式,出力很大还不见成效。因地制宜,适沙宜沙、适水宜水,根据地域特点做出决定,决策者有这考虑吗?

不符合自然规律,很多蛮干、硬干结局是费了力结果还不会太好,投入太多,甚至维持不了多长时间,这种短视行为尽量别干。这些年好多都是政绩工程,体现的是领导意志,通讯报道的不属实,迎合某些人的意思。

我们生存的地球,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特点,如果千篇一律就没有必要旅游了。改造也要本着地域特点,找到根源治理,才思路正确,少走弯路。否则,费了大力气和很多资金效果不佳且不持久。

百姓讲的是经济效益,很多示范工程却是高投入的面子工程,结果便是推广不开,不了了之。百姓心里清楚,得不偿失的事决不能做,做的人用的不是自己的钱。

地球现在有点负重过度,没有节制的行为大量消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贪婪的只顾当下的思维方式,加速了依赖的毁灭,得过且过的做法伤害了子孙后代。

不管理无序,管理了也无序,谁管理是谁的思路,这种管理办法不好,怎么才好我也不知道。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地球公转,也需要非常清楚自转规律,人类也不要发展过度,适当限制,留下好的条件待后辈解决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喝酒的感觉
后一篇:约定俗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