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之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2018-01-15 09:24:22)

原文:《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字词解释:这段话的字面意思是,《诗经》上说:“快乐的君子,民众的父母。”他们喜欢民众所喜欢的,他们厌恶民众所厌恶的,这就是民众的父母。

 

前面我们讲了“好”和“恶”两字,在儒家文化中经常用到“好”和“恶”这两个字,大家很容易把“好”和“恶”理解为喜好和讨厌,这是错误的,这是没有修心人的理解。《大学》在前面讲了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也就是说内心有情绪就是不正,有情绪就不是君子所为,“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应该这样解释,民众喜欢的东西,我们就支持它,民众讨厌的东西,我们就远离它,但远离它并不意味着内心排斥它。

 

没有修心去读《大学》,我们就成“爱”“憎”分明了,这恰恰不是真正的君子。当然,真正的君子一定不会同流合污。

 

什么是民之父母呢?就是不能忤逆民众的心意。

 

没有修心的人因为内心存有嫉妒之心,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只要别人好了,他内心就会不高兴,他就会设法去阻碍别人,这是忤逆别人最常见的心理。

 

当你看到某个明星大腕成功时,你内心有多羡慕,你就会对你周围熟悉的人成功有多嫉妒,同时,你也会暗中设法去阻止他们的成功,这就是小我的弱点。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嫉妒被隐藏了,如果你认真去分析,还是能发现其中的端倪。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张学员对李学员说:“听说王学员修得不错。”李学员因为内心嫉妒,他往往漫不经心地回答说:“他不也就那样嘛。”或者你对孙学员说:“听说周学员在这个项目上挣了不少钱”,孙学员因为同样的原因,也往往很不情愿地回答:“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些都是内心嫉妒的例子,他们都是内心在暗暗使劲不愿意别人比自己好。大家认真去观察,你会发现嫉妒的情况在你周围也很普遍。

 

如果领导没有修心,领导也会有嫉妒之心。很多人懂了这个道理,在领导面前都会表现得很低调,以免遭受领导的嫉妒,明明自己的才华超过领导,但在领导面前一定要把领导捧一下,他们往往会说“领导才是高屋建瓦”、“领导的分析才叫精辟”之类的赞赏话,这也是自我保护的意识。如果领导的权力大了而没有相应的制约,他就会只考虑自己和少数人的利益,忤逆民意的情况就会发生。

 

除了嫉妒,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内心恐惧造成的,明明大家的行为是合理的,但是因为害怕而做出的忤逆民意的行为。比如秦朝的焚书坑儒,就是因为国君恐惧大家议论古是今非,于是,就剥夺了大家学习文化的权利,这种忤逆民意行为的结果恰恰加剧了秦代帝国的覆灭。

 

要说明的是,并不是大家所有的意愿都是合理的,不忤逆民意是指不违背民众追求幸福的愿望,君王对少数追求赌博和奢靡之风当然需要制止。

 

我们普通人要做到不忤逆别人,其实也是有难度的,只有彻底消除内心的各种障碍才可以做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