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大学》、《中庸》系列讲座之前

(2017-03-15 17:01:48)
标签:

健康

情感

文化

现代社会很多人总是习惯于外求,很多人一辈子在不断地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要么让自己不断地学习某项技能,要么让自己的地位不断地提高,要么让自己的财富不断地增加。不可否认,有些人的确实现了自己的追求。但是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无论大家怎么奋斗,成功似乎很难与他们有缘。

有些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年收入只有两万左右的人,通过不断地跳槽,他的年收入可能涨到三万元、四万元、或许最高能达到十万元。要让这个人年收入达到一百万元,仅仅靠跳槽是注定不能完成的,他一定需要学习某种特殊的技能或者内在发生某种变化才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如果让这个人年收入达到一千万元,无论一个人怎么跳槽或者怎么学习,他都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变化,因为达到这个目标一定是内心拥有某种特殊的模型,这种巨变一定是内心经历一个彻底的洗礼才有可能实现的。

人们通常会这样想,“他的财富这么多,他过得多滋润!”“他拥有一个这么美丽的女人,他多骄傲!”“他当这么大的官,能叱咤风云,他人生多么风光。”然后,人们通常会这样说:我要追求他的步伐,也实现这样宏大的目标。然后,看他读什么书,研究他怎么为人处事,然后自己开始效仿他的行为,这种邯郸学步的模式带给人生的变化注定有限。

很少人会另辟蹊径去追求另外一种东西:“这一辈子无论我多么平凡,只要我内心做到了真实就可以了!”如果有人说:“我一定要追求虚怀如谷!”大家就会认为他可能有病,追求一个内心什么也不存在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追求呢?因为这是无形的东西,大家看不到,大家就会觉得没有用,所以很少人会去探索内心的变化对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恰恰这个让人们忽视的东西就是人生的大文章,大手笔,这是真正改变人生格局的必由之路。

 

当修心摆在大家的面前,人们往往会质疑,“我为什么要修心?”“修心能当饭吃吗?”,“修心能挣钱吗?”只有一些因为学习、工作或者生活遇到极大困难的人,甚至因为内心的障碍失去工作或者生活能力的人,才有机会接触到修心,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缘分。

修心自然不能当饭吃,但是修心确实是解决人生所用问题的关键,“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现实中很多的问题,孤立地看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但是一旦从修心的角度去看,问题就不是那么回事。比如,大家经常说到别人欺负自己的问题,对没有修心的人而言,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开车到处存在他人别自己的车,分配上他人总想占的多一些,别人总是同我争我喜欢的女人或者男人等等,没有修心你会觉得这个社会真的很糟糕,很多接受我咨询的人甚至想要逃到国外去,其实这不是哪个社会的问题,是自己的心态问题。人一旦修心了,内心的空间就会变大,这些原本存在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严格意义上说,你周围的环境好坏都是你自己造就的,没有修心的人理解这句话可能有些费劲,一旦你开始发现和消除内心障碍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

 

之所以很多人来到我们中心,就是因为这里用的是修心的办法,十多年来,很多学生从这里走出去并成为心理咨询师,说心里话,他们的水准真的不比学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理老师差,究其原因不是他们的学术造诣有多么高,而是他们已经在修心的路上,而反观我们很多的心理老师,他们还是停留在口上和大脑里,他们的心理一点也没有成长,他们就是大家戏称的演说家和思想家,而不是真正的心灵导师。

 

大家都知道在心理学上一个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对某个思想的压制,只要一个人学会了接受了压制的思想,他的内心自然就心安了。那具体要怎么接受呢?怎么才叫接受?接受什么呢?很多心理老师也是一头雾水,他们把从课本上学来的东西似是而非地教给学生,自然就是以讹传讹了。比如一个人的女友离开了自己,很多的心理老师就说:“你去接受呀,接受了就不痛苦了!”再比如,自己的亲人去世,很多心理老师又会说:“你放下呀,放下亲人离去的事实,你的心就安了!”当一个人修心了,他就知道需要接受内心的“如是”,内心是什么就接受什么,内心痛苦什么就接受什么,有时候接受的内容与这个事物似乎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一个人的女朋友离开了自己,这个人可能接受“她抛弃我了!”,另外一个人可能接受“我真没有用,连一个女人都看不住!”这就类似《皇帝内经》上说的“同病异治”,虽然都是失恋,但是治法却相去甚远。记得我去华严寺的时候,华严寺的方丈道坚老师同我说:“心理学同修佛相比就是千枝一叶”,这个论点实在是太对了,佛家和儒家的修心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殊途同归罢了。

我个人修心的体会是,除了身体问题,人生所有的心理问题几乎都可以通过修心来解决,当一个人越接近“明明德”的时候,他的压力就会越小,生活就越轻松,当一个人越来越接近“止于至善”的时候,他人生的地位,收入、内心的幸福也就越来越高。如果你要想人生来一个沧桑巨变,除了修心别无它法。

很多人一想到修心就是枯燥,其实修心不止有苦行僧的一面,一旦你走入修心的殿堂,你会发现修心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她会经常给你带来惊喜。现在人们读四书五金、《道德经》这些典籍,人们更多地是因为听说它们好,所以大家才去学习,结果是过一下嘴瘾,给自己增加一些知识,给茶余饭后添一些炫耀的谈资。一旦你一面学习经典一面真正开始修心,内心的正见就会逐渐彰显出来,你就能真正意义上在内心探索浩瀚的自然,去拥有圣人的内心的“浩然正气”,去感知“天人合一”的真相。

当然,通过修心一个人还可以有更大的作为,他可以成为古人讲的上医,他可以同天地一起经纶天下,医治社会的各种弊端。

 

正因为《大学》和《中庸》通篇就是讲修心的重要性,是故在2017年春天,我们决定开设《大学》与《中庸》的讲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