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妞妞
妞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03
  • 关注人气: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朗读者

(2009-07-06 14:09:11)
标签:

朗读者

救赎

人性

分类: 那个片儿

 

很久没有看到那么好的电影了。

 

-----------------------------

 

一开始并没有这样的期望。周末下午,一个人在家,打开冰啤酒,歪在沙发上,开始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看到的会是这样一部片子。

 

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我想,嗯,关于一个十五岁少年和三十来岁中年女人的不伦之恋的故事。感情戏,文艺片,还加了些色情镜头进去。看着看着,我开始犯困了。

 

忽然,镜头不知道什么时候莫名其妙转到了法庭上,纯情少年日思夜想的几年之前不辞而别的女主角汉娜,一脸茫然站在了被告席上。一个触目惊心的词开始频繁出现:Auschwitz(奥斯威辛)。自此开始,我困意全消,一直到结束,全部注意力都被影片吸引住了,心情一直沉一直沉一直沉下去。终于泪流满面。

 

-----------------------------

 

关于爱情

 

若没有后半生的重逢和突变,迈克和汉娜当年那一段短暂的忘年恋情尽管有悖世俗传统,依然是简单而美丽的。十五岁的如花少年,痴痴恋上年龄足以作自己母亲的中年女子,应她的要求每每在欢好之前为她读书。古希腊的戏剧。契柯夫的小说。那些美丽的文字,让她沉迷,欢喜,落泪。

 

经济上尚未独立的他卖掉自小收藏的邮票,以求为心上人精心安排一次愉悦的自行车出游,看着她在水中幸福地畅游,他心满意足地坐在水边的阳光下,为她写下稚嫩的诗句。

 

偶尔的争吵,她赶他离开。他怔怔落下泪来,告诉她I can't live without you. The thought of leaving you kills me.  稚嫩的初恋情怀,如清晨带着露水的花瓣,纯洁得经不起一丝伤害。

 

他为了她,拒绝同龄少女的示好,拒绝了同龄男孩课余的运动和游戏,对家里人撒谎成癖,每每一放学便急匆匆奔向心上人的怀抱。他愿意以任何她喜欢的方式讨好她,让她开心。他为她朗读,日复一日;忍受着她的多变,霸道,和他无法触及的内心深处。

 

然而终于有一日,她不辞而别,就此消失。

 

时隔若干年,当他们再次不期而遇时,他是一个旁听庭审的法学院学生,而她,却是被告席上千夫所指的纳粹帮凶。

 

他当年所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几年来所有的思念和伤痛,瞬间化作了震惊和崩溃。他在旁听席上,深深低下头去,无法面对眼前的一切。

 

他试图去理解她的内心,无法理解。他试图去谴责她的麻木和冷酷,又无法谴责。

 

--------------------------

 

关于汉娜

 

这个女人,在法官和所有人眼里都是一个冷酷麻木的女刽子手,不配得到任何同情和怜悯。然而这个女人,却是他曾经的最爱。只有他知道,出身卑微贫困的她,心底里对美的渴望,对一切美丽的事物,对美丽的文学、音乐的热爱和渴望。只有他知道,她灵魂的另一面中,存有温暖而强大的母性,会在滂沱大雨中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生病的少年。只有他知道,她不过是一个自卑的不识字的女子,而且为此羞愧不已,宁可枉背他人的罪责,入狱终身,也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自己其实根本不识字。

 

然而就是这个女人,当年作为一名集中营守卫,每月挑选十名犹太妇女送去处死,而且对此麻木不仁,没有丝毫反省和惭愧。在二战结束、纳粹投降二十年之后,她对当年曾经做过的一切供认不讳,却对法官的质问感到莫名奇妙,认真而无辜地辩解道,“What else could I have done? What would you have done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ere are more new people coming in.  We need make spaces for the new ones!”

 

就是这个女人,在转移集中营囚禁的犹太人途中遇到袭击,当三百多名犹太妇女儿童被关押的教堂被击中起火,她和其他几名德国看守因为担心骚乱中囚徒逃走,紧锁教堂的大门,任三百多条孱弱无辜的生命在火中活活烧死。面对法官的质问,她同样感到无辜和委屈,“There could be chaos.  We couldn't risk letting them run away.  It is my responsibility!”

 

法庭上所有人都震惊了,为这个看似单纯、无知而又冷酷、麻木的灵魂而震惊。

 

-----------------------------

 

关于人性

 

迈克的一个同学在听完庭审回来之后,义愤填膺。善良单纯的少年气愤于父辈们,以及整个社会对这段血腥历史的闭口不提。他质问整个社会:你们当时怎么能够视若无睹,任由这一切发生而不去制止?!你们在做过这一切之后为什么不去自杀谢罪?!你们为什么还好端端地活在世上,活到今天?!

 

如此熟悉。

 

我在年纪还小的时候刚刚了解到一些关于本国当年那场内部浩劫的事实时,也曾问过类似的问题,只是不知道可以去问谁,也不知道谁能回答我。

 

长大之后,慢慢开始了解和体会到,人性中的黑暗的一面,原来始终存在,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最善良最纯朴的人也可能有极其残酷麻木的一面。在面临考验和挑战的时候,人性中对立的两极会处于交锋状态。在大的社会变动中,一个普通人往往会认为自己正在参与其中的一切乃大势所趋或者大势所逼,而放弃自己的良知;认为自己作为历史洪流的一部分,只是整个庞大机器中一枚小小的螺丝钉,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任何独立的思考、判断或者承担任何责任。如此,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往往费不了多少力气就占了上风。

 

区别在于,大部分曾经任自己的迫害性凌驾于良知之上的人过后多少会感到羞耻或内疚,或是因为反省,或是因为舆论压力,或是因为慑于后果或责任。

 

但是同样存在汉娜这样的人。她没有羞耻或内疚。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为那一切羞耻,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让自己承担任何责任。她觉得自己只是尽责而已。这恐怕才是最令人震惊的一种良知的泯灭。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人并非仅限于希特勒或者东条英机这样的始作俑者,而是一个热爱生活、向往美好事物、有母性的无知单纯的一个普通女人。那么,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普通人,对迫害屠杀同类的行为在心理上没有任何愧疚呢?如此,我们如何才能防止人类历史上的惨剧在未来再度重演呢?

 

无法理解,一个生命如何能够对另一个生命冷酷和麻木到这样的程度。是因为她被纳粹洗了脑么,以至于在二战结束二十年之后仍然坚持认为当年自己迫害致死的犹太人并非自己的同类,她们的生命可以随意被践踏??

 

如果的确如此,这样的洗脑通过扫盲,通过读书识字就可以逆转和纠正么?

 

人性中的迫害性,与是否识文断字,与所谓的受教育程度,存在任何必然的联系么?

 

---------------------------

 

关于救赎

 

在法庭上,当法官指令汉娜留下笔迹作对比的时候,他看到她的犹豫,电光火石间她与文字有关的一切犹豫在脑间回放。他突然醒悟,他曾经深爱的这个女子,根本不识字。她那么爱听他人为她朗读,听他为她朗读,让她能够接触到那个离她如此遥远的,不可触及的美好世界。另一方面,她又是如此自卑,无法面对让任何人知道自己不识字这一事实。

 

他对她的羞耻感同身受,为了帮她保留她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颜面,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一可以减轻她罪责的事实,任她锒铛入狱服刑终身。然而绝不仅止于此。他什么都没有做。因为他的羞耻感比她要深重得多,虽然她自己并未愧疚,但是他为她曾经犯过的罪行感到羞愧和内疚,他在矛盾挣扎中,希望服刑终身可以令她的罪孽能够得到些微救赎。

 

迈克在庭审之后独自去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那沉默的一幕没有任何血腥的渲染,然而沉重得令人窒息。

 

通往毒气室的长长的通道两旁,都是一人多高的铁丝网,铁丝网后面密密麻麻堆着被送进毒气室的犹太人留下的鞋子。无穷无尽。无边无际。

 

她的罪行和三百多个犹太女性的死,如终身的枷锁,沉重地压在他的心上。他用了一生的时间,用自己的方式,试图洗涤她的灵魂,为她赎罪。

 

他日日夜夜地朗读和录音,寄给她一盒又一盒录音带。那是她在狱中的漫漫岁月中得到的唯一光热,令她得以接近她心爱的美好事物,得以体会他始终未曾改变的爱和关怀。虽然她并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她如痴如醉地学习识字,终于可以给他写笨拙的信。短短的句子,告诉他她是多么喜欢他读给她的书,希望他能够写信给她。

 

他珍藏她所有笨拙的来信,继续为她朗读、录音,然而只字不回,也从不去探视,一任她在高墙内失望。他不知道如何让她了解,他做的这一切,并非为了告诉她他依然爱她,希望她在他的关怀和照料中好好活下去。他做的这一切,是为了帮助她唤醒自己的良知,洗涤自己的罪孽。

 

如此失望。

 

当她提前刑满释放,他第一次去狱中探视,准备接花甲之年的她出狱。他忍不住问她,你有没有回首过过去的岁月?她略欣喜地反问:你是说我们的?他眼中的光芒熄灭了,“不是的。。。。。。原来你什么也不曾学到。。。。。。”她因为他的失望而不安,挣扎着解释道:不是的,我学到了,我会读书识字了。。。。。。

 

而他已转身离去,只平静地告诉她,我下周来接你。

 

我相信汉娜在此之后度过了几个无眠之夜,终于明白了迈克的良苦用心,也终于找回了自己泯灭大半生的良知。她的自杀,不是因为无法面对迈克的冷淡和失望,不是无法面对外面的生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以死谢罪。

 

迈克一生的重负,因她的悔悟,终于得以解脱。

 

汉娜得到了救赎,不是因为她学会读书识字得到了所谓的文明开化,而是因为迈克用了一生的爱,唤醒了她的良知。

 

--------------------------

 

我相信教育是重要的。教育给予我们探索、思考和尝试一切可能性的基础和起点。

 

然而能够救赎人性的,只有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