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梅兰芳》
(2008-12-16 10:06:51)
标签:
梅兰芳杂谈 |
分类: 那个片儿 |
关于《梅兰芳》,有人说余少群扮得像。有人说黎明也还像的,起码有几份神似。还有人说谁也扮不像,梅兰芳只有一个。
梅兰芳只有一个,已经走了。电影里的梅兰芳到底像还是不像,各人有各人的判断标准。
因为各人真正想看的,不过是自己希望看到的,并非真实的历史。就像鲁迅说过的各色人等读红楼一样。
看电影《梅兰芳》,票友们看的是戏,是从梅葆玖的唱腔配音中、余少群的身段扮相上寻找一代大师当年的影子,或者说寻找自己期待和向往的那份美丽。非票友们看的是故事,在经过演绎的梅兰芳和孟小冬的传奇感情中感受普通人无法负担的奢侈爱情,回味自己心底某段无疾或因疾而终的恋情。不明白父辈祖辈对梅兰芳的迷恋和崇拜的生晚了的60、70后,看的是自己未曾赶上的一份成为传奇的美。生得更晚些却有着自己与父辈不同的审美观的80后追星族看的是自己心仪的偶像。
要尽可能让大多数怀着各种期待的观众满意而归,就要展现给各人他们期待的东西。
所以,严歌苓不能够完全忠实于历史,将梅兰芳和孟小冬之间并不那么浪漫美丽的细节真实再现;她只能提炼出一份传奇中最传奇的部分加以修饰美化,感动观众。
所以,陈凯歌不能够完全忠实于历史,他要尊重家属的意见以及梅兰芳无数仰慕者的期待,将这份已成传奇的美展现得更加传奇,更加完美,完美到不食人间烟火,完美到不真实。
------------------------------------------------------------
所谓事实,其实永远无法再现。
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几个人真的在意所谓的事实。
我们听的,不过是自己想听到的。我们看的,不过是自己想看到的。
-------------------------------------------------------------
不由又让人联想到那个老婆和小三的区别。
中年男人喜欢跟年轻小妞儿抱怨老婆不了解自己。
其实他心里知道,自己痛恨的,不是老婆不了解自己,而是老婆太了解自己了。自贫贱一路走来的彼此之间缺乏遮掩缺乏距离的几十年朝夕相处,让老婆对自己的了解如此彻底、如此客观、和如此不留情面。老婆所了解的,是很多时候自己并不愿意面对的那个自己,那个真实的,平庸的,有无数短处和弱点的,不希望示人的自己。
小三的好,除了年轻美貌单纯可爱,恰恰在于君生你未生。你没有见到过的那些过往,全部可以由当事人自行编剧导演,按照自己的心意改编成一出观众和导演编剧希望看到的美丽故事。你看到的是一个经过摸爬滚打,已经修炼到家,知道如何掩饰好真实的自己的男人。你眼中的他,是他愿意呈现给你看的那个他,是他理想中的自己。
当人生如白驹过隙匆匆已过半,你已经无法改变从前犯过的任何一个错误,无法收回从前说过的任何一句错话,更无可能重新计划和修改已成历史的自己的大半生。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一个不知道真相的年轻异性面前,将真实的过往一笔抹去,把自己塑造成理想中的自己。然后,让自己和对方一起,爱上自己画出来的那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