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拿什么拯救你——中国的公共卫生

(2010-10-15 13:41:10)
标签:

甲流

公共卫生

随地吐痰

    可能曾经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读到过一篇关于《厕所》的文章,说是他和一群外国学者在兴致盎然之际想找洗手间,可是费尽艰难后找到的厕所却脏劣不堪,不免让人尴尬。这篇文章曾经在印象里特别深刻,后来时间慢慢流逝,也就逐渐模糊了,直到有一天,在走上一座天桥的台阶时,不经意的往地下一瞥,看到地下斑驳的痰迹,我又猛然想起那篇文章。那种如鲠在喉的恶心、失望、心痛总是挥之不去。

    可能因为是个医生吧,所以在卫生方面要求比较高,其实在所有医务工作者心里,卫生的意义不亚于吃饭、喝水,因为一点疏忽都可能影响手术的效果甚至成败。而我所做的工作直接与人的形象、与美有关,所以我更在意医院里的卫生标准,每周二的大扫除,我要求员工能把所有的卫生区域都当做自己的卧室去整理,干净整洁的环境会使人产生温馨感和安全感,我希望她们能把工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家,然后把这种稳定感、安全感、信任感传递给客人。

    其实,即便抛开我的工作身份,仅仅从一个普通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公共卫生也是难以让人满意的。我们可以随便回想一下,自己居住的小区周围,上班路上的地面,公交车上,栏杆,是不是有小广告、纸屑,塑料袋,还有随地吐痰的过路人?一个城市的卫生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也能反射出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我不禁反思北京,回想那些最细节的地方,厕所,垃圾桶,地面,即使这样的世界性城市,这些细节也让四面八方神往这里的人们失望不少,曾经有位朋友来北京,下车后从厕所出来说了一句话:北京不过如此。北京的经济、文化、旅游名胜把北京吹成了一个很大的气球,而北京的公共厕所,地面,那些痰迹斑斑的阶梯,就像一根针一下子就把那个神圣而伟大的气球扎破了。我曾想过,为什么中国的公共卫生会这么让人失望?其实还是跟人的素质有关,去年的国庆节,朋友说要去皇宫逛逛,那天的人实在多,熙熙攘攘,中国的外国的,老的少的,皇宫大院的地面狼籍,纸屑、冰棍袋子飘飞,甚至还有小孩子在地上……夹杂着小贩的叫卖,我的脑子顿时很混乱,这是农村的菜市场还是屹立东方的千年帝都?朋友说他要把这些都拍下来……

    或许,形象上的问题还不足以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的重视,大家愿意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收拾的漂漂亮亮,但是对公共场所的关注却远远不够……04年的非典、05年禽流感、08年手足口、09年甲流,我们经常好了伤疤忘了痛,实在灾难再来的时候,我们戴上口罩,消毒,大不了不出屋,灾难过去以后,痰还是不吐不快的。

我不是搞公共卫生研究的,我只想跟众多网友说说这点事,找些共鸣的朋友,要是以后大家吐痰的时候放在卫生纸里或者手绢里或者其他什么容器里,那天桥的台阶可能就会看着舒服点,也不至于谁家的小孩,跌倒了弄一身。那样染传染病的机会就少一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