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通用规范汉字表写法简体字整形美容杂谈 |
汉字整形是专家导演的一场选秀
听说汉字也整形,确实让我一头雾水,自古术业有专攻,本人从事整形美容行业十几年倒是头一遭听说。细想觉得不妥,找个空闲赶紧上网了解一下相关信息,才拨云见日如梦方醒。原来是相关部门在专家的倡导下完成了一些汉字书写改革,众网友们戏称之为“汉字整形。”
消息是这样说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琴”、“亲”、“魅”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有关部门的说法是,为了“使汉字更好地遵循统一的规则”。按照这份《通用规范汉字表》,“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了上下结构。
改汉字的理由是有利于美化、储存和书写,而且提倡改革的专家均属这方面的权威,浸淫汉语言文字数十年,内外兼修功力深厚,而且为这次44个汉字的写法调整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历时八年的打磨才造就了这一部《通用规范汉字表》。想想吧,八年磨一剑,这是何等的精神啊?这年头商业经济的运作下,时间就是金钱,谁写本书还花得了八年?所以专家出品必是精品!至少有关部门是这样认为的。可是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民众是不买账的,于是引发了强烈反响争议不断。
汉字之前的一次大手术整形还是在建国初期,即是繁体字换简体字。但那样做是有社会背景的,解放初期国民平均文化水平很低,多数人不识字,而且繁体字很繁琐给人民的认知上带来较大困难,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角度出发,简体字的到来是很重要的,对后来的各方面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有利影响。这次44个汉字整形出于什么目的呢?“从美学的角度看,有统一的规则,方便储存信息”,这是专家们给出的答案,相比建国初期简化汉字的理由,现在的理由的确更多更充分了。
众多理由中最让我别扭的就是一个美字。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个人审美观的缩写,常说美分为外表和心灵两种,那么这改动的44个汉字是出于哪种?无论二选一怎么选都让这个理由显得底气不足,因为整形后的这些字并不比之前好看多少,用我们整形美容这一行的行话来说就是手艺潮了点。面部整形不论怎么整都有个标准有个依据,可这次汉字整形似乎有点不靠谱,几个改动之处都没有明确的说出个所以然来,改动理由有点飘渺,让人雾里看花。
我突然想起美国唐人街口的一块大牌坊,匾额上书四个大字“天下为公”。不知道汉字是否也可以这样类比,作为中华文明传承辉煌的最重要载体,汉字应该是中华民族的汉字,是中国人民的汉字,是我们祖先就已经约定俗成具有意义的符号,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公共财富,不可因占人口极其少数部分的专家喜好,来破坏汉字的和谐使用,这样做容易让大众产生公款被挪用的感觉。汉字改不改?怎么改?应该在颁布之前进行民调,征求一下民众的意愿,这样实施起来阻力才会相对小一些。
现在那44个字新写法有关部门已经推行,确切的说应该是具有了法律效应,我们习惯的那44个旧字已经告别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号——错别字。它们整形完成了,至于是否成功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现在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但至少有一点比较明显的效果,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即将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识字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