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我很郁闷,自己带孩子看病的经历以日记方式写下来,竟被公布于众,招致同行骂声一片,仿佛成了医疗界众矢之的,感觉我成了一锅汤里的那颗老鼠屎。
我不知道这片感想能否被那些批评我的同行看见,但我也算给自己宽慰吧!因为写这篇日记我没有想任何后果,只是感触而已,没有任何针对性。
首先,看病难在中国是一大难题,中国医疗现状是医疗人员少,而病人多,医改进行了很多年,但收效甚微,所以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处处皆是,这是我感受到的一个事实,但这种现状需要政府出面解决,不是医务人员能够解决的问题。香港、美国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医护和患者的比例远远大于中国,这是事实,我举例香港就诊的例子是想表达对那种医疗环境的向往。
其次,在中国也好,世界范围来看,医生的职业是崇尚的,社会地位极高。在发达国家医生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当然这一点国内的医生与发达国家比相差甚远,国内近年来由于就医难引发医患关系紧张也是有目共睹的,由于病人多,医生压力大,工作辛苦,风险大,作为医生我怎可能不知,我怎会在同一锅里吃饭,自己又搬石头来砸锅。2003年非典期间医护人员冲锋陷阵在前线,多少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年5.12大地震之后,又有多少白衣天使勇赴前线,我相信老百姓对咱们医护人员是感激、理解、充满敬意的。但是就医难引发的医患关系问题并不代表对医护人员的对立,我只是从一名普通就医者的身份来表达我的想法,怎么就成了同行所说的“挑起医患之间矛盾”了?假如我不亮明白自己的医生身份,同行们还有那么强的情绪吗?
有同行指责我身为整形医生,连孩子的感冒发烧都不会看,还跑去医院凑热闹,我想说,术业有专攻,我们大都是专科大夫,不是全科大夫,否则要什么内、外、妇、儿科干什么?我这是对儿科同行的尊重,相信他们比我这方面更专业,否则,发烧就给药退烧,头痛就吃止痛片,那不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吗?换了你的孩子连续3天发烧,全身起疹,作为父母亲的你能坐得住,只在家里喂点药就了事?再说在你们看来很平常的感冒,到了同行那里为何要拍脑部CT、心电图等,既然那么简单,为何又要那么慎重检查?听我说一句:几年前我的一位博士同行的儿子感冒发烧,他妻子死活不肯让他自己治疗,而是连夜前往医院就诊,那是为什么?因为是自己的孩子,不放心!或许做父母的能理解。
不管同行们如何批评我,我依然觉得没必要护短,我会思考你们所提出的问题,作为整形医生,我深知同行的艰辛,压力和风险,但我们干整形美容的比普通医生承受的压力和风险更大,我相信你们也明白,大家相互理解吧,我的随笔日记如果伤害了同行,我在这向你们道歉!
最后我仍然要重申:医者父母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