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二五规划:压房价保民生,未来5年都是调控期

(2010-11-07 16:47:53)
标签:

房产

十二五规划透露楼市调控五大玄机——

压房价保民生,未来5年都是调控期

李子墨

    新华社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2011-20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包括房地产发展方向,都因此而定调。
    仔细研读十二五规划建议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十二五规划建议稿透露五大玄机,事关重大,决定未来5年房地产业的战略前景。

 

玄机一:
房地产绑架GDP将一去不复返
    一是不再过分追求GDP增长,而强调“包容性增长”,“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民生”提升到重要位置,建议稿明确提出“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一点透露的玄机,是“房地产绑架GDP”的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当房价过高引发社会普遍不满,妨碍民生,各级政府将毫不犹豫地打压房价,而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担心拖累GDP。在目前大城市房价仍然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房产调控很可能不是短期政策,而将是长期政策。

 

玄机二:
收入较快上升让房价变相下降
    二是此前注重“国富”,未来5年将追求“民富”。建议稿明确提出未来5年的目标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这里透露的玄机,在于如果政府成功地将房价稳定住,而人们的收入又普遍较快增加,那就等于说房价在变相地下降。当然,人们手中普遍都更有钱,都来买房子,是不是又会推动房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更厉害,也不是没有可能。

玄机三:
遏制高房价老百姓才敢大胆消费
    三是此前注重依靠“投资”拉动GDP,未来5年将变成主要以“内需”、“消费”拉动GDP。建议稿明确提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排在投资之前。
    这里透露的玄机,在于怎样拉动消费?一个前提就是把高房价遏制住。南大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波教授的看法是,政府将持续调控房地产,遏制房价上涨并且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们不被高房价所绑架,敢于大胆花钱消费。

 

玄机四:
大规模建保障房成地方政府责任
    四是专门针对房地产提出未来5年的调控思路,尤其强调“调结构”,明确提出“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
    这里透露的玄机在于,未来5年地方政府将大规模开建保障房,跟商品房市场平分秋色。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透露,十二五期间每年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将成为常态。算下来,5年下来就是3000万套,大约可解决1亿人的住房问题。
    这也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保障房建设计划,必将平抑我国商品房的价格。届时大量中低收入者将能通过保障房解决住房问题,不用一窝蜂去买商品房,房价稳定也就可以期待。其中,公租房被重点提出来,意味着部分中低收入者在有能力买房前,可通过租赁公租房来过渡。

 

玄机五:
房产税先试点暂不会全国推广
    五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稿对房产税的正式提法,是“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同时提出“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这里透露的玄机在于,尽管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房产税推出已经是“按月计算”,一年内肯定将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试点,但可能仍将属于试点研究,短期内不会推广到全国。因为十二五规划建议稿只是说“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
    而所谓“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可能意味着全国房产登记信息将联网,也就是说,在南京或上海等全国任何一个城市,就能查到一个人在全国各地共有多少房子,这可能是为全国推广房产税做准备。
    另外,在研究推进房产税的背景下,在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的政策下,地方政府靠拍卖土地所得款项作为主要财政收入的做法,可能会出现变化。
    依靠提高首付和利率等信贷政策来打压炒房等投机性需求,也将成为未来5年的常态。这跟许多人关于调控政策最多持续一年的预期,可能大不相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