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市民8年来只炒新街口二手房
——30万元炒房,如今炒到270万
《金陵晚报》记者 李子墨
炒房,对于很多“房虫”来说,都是指炒新房。确实,近年来南京新楼盘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吸引了绝大多数“房虫”的注意力,也决定了“房虫”们的资金主要流向新房。
可是,南京有一个特立独行的市民,8年来炒房达到14套,他却从来不炒新房,只炒新街口附近的二手房。他手上的总资产,也从8年前的30万元炒到了270多万元,番了9倍多。
特立独行:
炒的10多套二手房全在新街口
家住新街口火瓦巷的宋先生,是一家装饰公司的业务主管,做家装这一行也有10多年了。平时比较忙,也无心做什么费神的投资。他只有一个投资渠道,就是炒房:看到合适的房子,低价买进;等到价格涨上去,再高价卖出。
一不小心,他这样一个外行炒房,竟从1999年的30万元,炒到现在的270万元。
1999年,宋先生因为前几年做家装赚了30万块钱,钱在手中闲着也是闲着,他就分别花14万和16万元,在离家很近的程阁老巷附近,买了2套2室1厅。本来也没打算炒房,他就是装修后出租,结果到了2004年房价猛涨时,宋先生觉得赚到了,就立即通过中介以32万和34万的价格转手卖出,除掉税费还赚了30多万,另外还有8万块钱的租金收入。
在1999年-2002年期间,他做生意又赚了30多万,继续在成贤街、吉兆营等新街口周边地区,通过按揭贷款买了4套二手房,到2005年转手卖出,利润率都在80%以上。
炒二手房:
30万炒到270万,翻了9番
2005年楼市首次迎来宏观调控,可是专注于做家装生意的宋先生,根本就没怎么关注到那些新政。他把手上几套房卖了之后,照例埋头在新街口买二手房,这时候他早已是抱着炒房的心理了。
手上有着130万元资金的宋先生,2005年中期分别在进香河路、成贤街、吉兆营等靠近南大和东大的小区,按揭贷款买了4套二手房,总价值250万元,并留了30多万元在手上作为月供和剩余资金。
2006年是房价涨得最猛的一年。才过1年多时间,到了2006年底,宋先生手上4套房的涨幅都在30%以上,于是通过中介转手卖出,再赚70多万元。套现后,宋先生手上总资金达到210万元。
就在去年底,看到股市好,宋先生将50万元交给证券公司的朋友去炒股。他自己又到瑞金新村买了1套房龄较老的学区房,110平方米的3室1厅,仅要7000元/平方米。今年8月份,他以9000多元/平方米的价格卖出,扣掉10万元税费后仍赚10多万元。同时买入和卖出的1套一枝园的二手房,也赚了10多万元。
加上炒股赚的30多万元,宋先生的手中总资金达到270万元。从1999年的30万元炒到2007年的270万元,宋先生的资产翻了9倍。
炒房经:
坚信市中心房子“只涨不跌”
“我当初既不懂房产,也不懂金融,更不懂宏观调控,直到现在还始终不懂按揭和各种税费到底是怎么计算。我只知道投钱买房,然后等它涨了再卖。”宋先生自曝他的炒房经,就是相信市中心的房子只涨不跌,所以只买新街口的二手房。
宋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他是“傻瓜式”炒房,所以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楼市,更没有心思去研究奥体、江宁和江北的新规划,而宁愿在自己熟悉的新街口附近买房:“我在新街口的火瓦巷住了几十年,是个主城主义者,对市中心也比较熟悉,所以我倾向于在新街口附近买房。市中心的房子是不管什么新政,肯定都会涨的。”
至于为什么只买二手房,他解释:“炒新房太麻烦。像我身边炒新房的朋友,整天忙着搜集楼盘广告,拨打售楼电话,实地踩盘,挑选房源,申请贷款……哪有我买二手房这么简单?我就到我爱我家、中原地产这几家大中介去,让中介帮我买房卖房,办手续也让他们包办。”
不过,宋先生笑着表示,由于他买的14套房全是通过中介,又从来没跳过单,所以他给中介的佣金就高达10多万元。
近期打算:
准备抛售150万元股票来炒房
“现在楼市新政不断,比如年内5次加息,第二套房首付提高到4成,银行又收紧放贷……你还打算炒房吗?”记者问道。
“当然要炒!加息、首付提高、收紧放贷,这些对我没有任何影响。我大不了全额付款买房!”宋先生肯定地回答,根据他的判断经验,新政对奥体、江北等新区的房价可能会造成影响,但对市中心的房价不会有大的冲击,因为市中心的土地越来越稀缺,房价肯定稳步上涨。
宋先生表示:“今年以来我又陆陆续续投了100万元到股市里。可惜5·30股市大跌,以及最近的股市振荡,把我炒股赚的钱又都亏进去了。大盘又接近6000点了,有风险。我准备把股市里的150万元全部拿出来,再炒房。”
“我所说的‘炒房’,当然也还是到新街口附近买二手房,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宋先生嘿嘿笑着介绍,他已经看中了吉兆营的2套40平方米小户型,才卖35万元,均价不到9000元/平方米。他准备全额付款买下来,先出租,过个两年涨到1.2万元/平方米再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