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拔高度是生态因素吗?

(2008-03-07 16:06:11)
标签:

海拔高度

生态因素

教育

分类: 疑难探讨

网友狂明在K12生物论坛发问:海拔高度对生物有间接影响,海拔高度是生态因素吗?

参与讨论的大多数网友都认为生态因素应该是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海拔高度对生物的影响是通过温度的改变间接地起作用的,只能算环境因素,不能算生态因素。

笔者即使不看网页也知道,这个问题让高中生物教师来回答,十个有九个半会作是上面这么答。因为教辅资料一直是按这种观点指导生物教师的,大家也都一直这么教学生。

可是笔者认为,狂明的质疑自有他的道理。其一:人教版教材上给生态因素下的定义,“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等的因素”,定义中用的是“影响”一词,“影响”之前并没有我们通常强调的“直接”二字;其二:李博主编的高校教材《生态学》对生态因子的定义,更是明确指出“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其三:一江秋水网友提供的关于生态因子(即生态因素)的分类,更是直接就把海拔高度列入生态因子中的地形因子一类。

生态因子的分类:(按性质分)

1.气候因子(如温度、水分、光照、风、气压、雷电等)

2.土壤因子(如土壤结构、土壤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等)

3.地形因子(如陆地、海洋、海拔高度、山脉的走向与坡度等)

4.生物因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

5.人为因子(由于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及对环境的污染等)

既然是这样,我们的教辅资料为什么总是强调生态因素必须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呢?这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因为原来的高中生物教材(2003年使用的人教版)上确实就是这么讲的,相信这一说法在当时的高校教材上也可以找到依据。而后来的教材作了修改,可是大家仍然坚持按照原来的意思来理解,所以才产生了这种奇怪的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