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权‖语文优等生培养途径
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原创论文 |
梁晓权‖语文优等生培养途径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语文的作用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而语文学科,则是学习其他各个学科的工具学科和基础学科。语文知识同时包容了以文史哲为主的各个学科。作为中国人,学好语文是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越来越突出,语文学科地位越来越重要,语文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可以教会你说话的艺术、语言的魅力。因而,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对于培养语文优等生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学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还有语感的学习,这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语文能力是长期学习积累、积淀和广泛接触所形成的。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要想厚积薄发,就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是如此,才能促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优等生。
知识的海洋是一点一滴汇集起来的,点滴汇集也是通过勤奋来完成的。那么,如何让语文学习自然成趣呢?
兴趣,从来都不是靠别人提醒或告诉启始的。兴趣,从来都是自我内心深处真正的触动、激发和真正热爱,以及自我能量、能源的开创与开拓。那么又如何培养兴趣呢?
晓权根据自我多年语文学习训练,总结出了一些观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形成优良的语文学习习惯。
人贵在有思想。任何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会有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晓权曾总结——兴趣形成爱好,爱好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
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同步成长。
一、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要从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人生三观开始思考、思索。
教师以研究《语文新课程标准》来作为教学指南,针对学生每个学段的语文学习,来提出明确的目标,教师认真研读的同时,还要明确每个学生的教学重点,从而,把握学生学习的梯度,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直观到抽象,由形象到具象,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这样,才会从根上清除学生畏惧语文学习的心理,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
那么,首先,教师要是知识丰富、博学多才的。惟有这样,学生才会信服。因为,学生们是有好奇心的,喜欢提问题,无论是幼儿生、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都会问及教师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只有那些积极、阳光、有生命活力,且综合学养过硬、学识丰博的教师,才不会被难倒。
同时,教师一定要做到兴趣广泛、博学多才、勤读勤写,在每天的教学中,能给学生讲解新闻、趣闻及书本以外的新知识,并每日都能推荐给学生可写的书法,可读的书籍,可观的电影,可听的音乐等等。相信,这样的教师所教出来的学生,一定是见多识广、眼界开阔的学生。
二、培养学生爱好
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学生各个年龄段的教学特点和心理特点,迎合学生心理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真正的师者,都是从融入学生心灵的真正教育,才会找到学习爱好的激发点,让学生从学习生活中振奋精神、寄学习为动力,学中玩,玩中学,动静结合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专注力。
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不断地进步,让学生懂得努力与成长的必要性,从而,也就引导了学生的品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形成。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晓权曾总结过——人终其一生就是学习与成长的过程。而且,一个人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
晓权曾在女儿十二岁时《写给女儿的信》(晓权文集《文与字的时光之河》多味生活节辑中第89页)中写道,爸爸妈妈希望你多读书,多收获知识,每日多长一智,每日多增一闻,就拥有了生活的意义。书包能不断地装进新知识,日记本能记载你的成长足印。心爱的女儿,你已经长大,应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及空间了,……,海的浪花靠轻风吹起,生活的浪花靠理想鼓起。假如你到海边捡取美丽的贝壳,自然希望得到最好的收获;但你可知道大海的脾气,它那慷慨的馈赠,只给予生活的强者。你只有珍惜每一个瞬间,跟紧时间的脚步,沿着心中的理想,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毅力为后盾,做时间真正的主人!笔是开垦智慧的耕犁,书是攀登高峰的阶梯,用好你的笔,爱好你的书,未来的某一天,定会有属于你的五彩云天!
晓权还曾告诉女儿,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良好的脾气也将溢放生命的光华。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地感染引导孩子在该思考的年龄学会提升思想维度。从而,学生就懂得了要养成学习习惯,精进学业。
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还要写一手好字,更要有好口才,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气质形象。因为这些都是学生通过教师肢体语言等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来影响学生一生的记忆及感染力和影响力。
四、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育的惊人之处在于教会学生智慧思考和学习方法。教师长期引导学生智力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习惯和方法。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博闻、博览、博学、博记。语文学习,确实需要长期积累,让学生学会做好读书笔记,积攒积累本,随身携带笔记本和笔,记词语、记句子、记格言、记名人名方、记段章等等。同时,引导学生剪报,把好的文章或篇章,留存备用。
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晨读和夜读。这两读很关键,不仅可以锻炼口才,锻炼讲话的艺术,还可以锻炼写作水平,进行思维训练。眼、口、耳、鼻、手的同时运动,都是在进行思考力的运行与提升。
五、培养学生计划、规划、设计能力
教师培养学习的阅读、写作能力,从中就会挖掘出学生的计划能力、规划能力、设计能力。一个人的人生计划、规划、设计,基本都是从学年生活中教师的影响与感染开始的。这就如同课程计划、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这些看似与学生无关的现象,都在影响学生的人生。这也是激发学生打开生命能量和生命能源的基础和来源。
六、培养学生多动笔能力
学习语文,除了多看多读之外,还要多写,也就是勤练笔,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所在。通过多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洞察能力、思考能力、思维能力,学生思想的形成,都是在写作技巧中产生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事……大千世界,只要有所感,就会有所写,所有的灵感,都可以通过笔端体现彰显出来。无论是哪种方法的写,都是动笔能力的培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