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变化无常的家长VS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2009-02-26 16:57:55)
标签:
育儿教育情绪安全感喜怒无常 |
分类: 成长日记 |
开会无聊,在手机报上偶然看到这样一条信息,会哄妈妈的孩子,对号入座,发现变化无常的家长VS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跟我家岩岩很符合。在家是个小老虎,在学校是个小绵羊,家园表现严重不一,他哄妈妈的方式就是靠杀伤力最强的眼泪和亲吻。
情景回放一:
妈妈去接岩岩,岩岩兴高采烈地跑到我身边,老师告诉他,小朋友在教室不能跑,别妨碍别人看书,请你再轻轻走过去。尽管不高兴,一边嘟哝,那多费劲,还是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了。
在家里,妈妈让岩岩自己穿鞋、穿衣服,岩岩会说,我不会,为什么什么事情都要我自己做,如果我再强调一遍,说话声音大点,他就开始一边开始大哭,一边争辩,你别生气,为什么老生气,你的语气能不能好点。
情景回放二:
老师让岩岩自己擦桌子,收拾书包和玩具,岩岩很高兴做了。如果吃到他不想吃的菜,即便会被老师教育的掉眼泪,也会乖乖吃下去。
在家里,我们让岩岩收拾自己的东西,或先写完作业再游戏,岩岩就开始任性地大哭,说他就喜欢玩。如果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就是把他批评哭,他也不吃。
情景回放三:
在幼儿园,老师接小朋友入园,岩岩从拒绝跟老师打招呼,到主动跟老师说morning,跟老师拥抱,表现的彬彬有礼。
在家里,岩岩要去厕所方便,姥爷刚把电视打开,他会蛮不讲理地让姥爷把电视关掉,让姥爷等他一起看。他坐在马桶上不专心,听到楼道里有脚步声,非要去看看外边是谁来了。如果我实在被他的任性搞地心烦意乱,声音提高,他就开始大哭大闹,不要你生气,要求你说话语气平静,就不要求自己按照大人的要求办事。
专家分析:
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喜怒无常的父母,为了获得安全感,孩子逐渐学会察言观色,观察父母是否开心。
专家建议:
1.在孩子回到家后,多陪伴孩子,给他讲故事,做游戏,通过这些增强亲子情感交流。
2.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鼓励孩子表现自己,不给孩子太多的约束。
3.给孩子稳定的爱,不以自己的喜怒无常作为判断孩子对错的依据。
4.和孩子定一个小合同,自愿让孩子做你的监督,你也有权做孩子的监督,互相监督对方不合理的行为。
自我反省:
结合岩岩的表现和专家的分析建议,我感触颇深。首先,孩子每天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哪天我心情很好,就很有耐心,就会耐心地给岩岩指出他的错误之处,以及希望他能改正的地方。如果哪天碰见我心情不好(有时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就会放大孩子的错误,会很没有耐心,会把声调提高八度跟孩子讲话,所以孩子的第一表现就是用哭来保护自己。我是有借鉴别的家长的做法,给孩子的表现发小红花,根据红花多少来奖励孩子玩具。可是,岩岩既不想付出好的表现,也希望得到好多红花,如果我用红花多少来威胁孩子,岩岩就会大哭大闹,还会说,为什么只有我有红花榜,妈妈没有。言外之意,他也想监督大人,而我们没有孩子创造监督大人的机会。实在该反省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