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实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过我也并不会做出什么非常规的或是过激的举动,我只是要在拜读过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写下自己的一些感想,来表达我对这个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女性的无比崇敬!
是的,我现在无法控制的这种情感就叫做“崇敬”,或许前面还可以加上“无比”,“非常”,“极其”以及“特别”......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位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这句话看似匪夷所思,她有赫赫的战功吗?统治过强大的帝国吗?拥有过无尽的财宝吗?又或是取得过一些伟大的科学成就?都没有?那么,她怎配媲美曾经纵横欧洲大陆的法国帝王?
如果你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那么我可以说这仅仅是基于你并不了解海伦的人生经历,或者只是从一些简单的介绍了解到了一些她的像流水账一样的生平大事,这样你就会觉得她似乎和中国的张海迪,史铁生,桑兰等等人没什么区别,是的,我没有否认那些中国人的伟大,我同样敬佩他们,可是,似乎也没有见到他们中的某一个和拿破仑被并列称为所谓的“19世纪的奇人”,既然如此,Helen就一定和他们有不同之处。
书籍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可以让一个人混乱的内心平静下来,可以引领你去找寻心中的净土,将自由奔放的种子播洒在那里,以文字去灌溉,进而开花结果,沧海桑田,22年岁月里,我也曾阅历无数,用不同的汁液数次洗涤过心灵的污点,却从没有一次像这次一样引发心的地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一个很可笑的假设,我们天天都能见到光明,太阳的光明,台灯的光明,电脑屏幕以及手机屏幕的光明,我们习惯被光明照亮,习惯在光明的环绕下生活,可是,这一束束光从来只是在你身体的表面反射回大气,没有闯进过你的心灵,而Helen则正相反,在87年没有光明的世界中,她总是试图用心眼去看这个世界,“我的身体不能随意移动,但是我的心可以飞翔”,这正是Helen一生的写照。
在这部自传中,从病发前的欢笑,到病发后的暴躁,再到欢笑,Helen走过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岁月,用她自己的话说:丧失了视觉和听觉任何一个的都会给生活带来巨大的困难,更何况她同时拥有了全部的两种不幸,此外,还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上帝将如此巨大的不幸降给一个不到两周岁的孩子后,就躲在一旁窃笑,希望看到她悲剧的人生,可事实却不是这样,这次他错了,他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坚强的女子,一个6个月会说话,一周岁能走路的小女孩。
可是,不管本性多么坚强,身体上的不自由终究是一种遗憾,她也曾沮丧,也曾怨天尤人,但是她更明白这样于事无补,因此她就在极力控制自己,让自己的脑子不要去钻这种牛角尖,渐渐地,她开始找回快乐,她知道,忘我是快乐的,因而她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她的太阳,别人耳中听到的音乐当做她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她的快乐。
海伦凯勒的奋斗史记在了薄薄的一本书上,可是她面对人生和敢于挑战命运的精神却是这一本书难以盛下的,原谅我的无知,虽然早就知道这本书的大名,可是我只到今天才开始阅读这部书籍,翻开这本书,从里向外源源不断溢出,止也止不住的东西,是海伦凯勒人格的魅力,我们实在难以想象一个从出生仅仅19个月起就因疾病失去视觉听觉以及说话的能力的女孩最终能够被全美最好的学府——Harvard
University录取,这在常人看来都是非常困难的举动发生在Helen的身上,足以让每一个四肢健全,活蹦乱跳却整天无所事事的人感到羞愧难当和无地自容。
言尽于此,余味不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