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9年2月10日,距休斯敦火箭客场挑战密尔沃基雄鹿的比赛结束还有5分钟,我离开了电视机,没有办法,也不忍心继续看下去,20多分的分差显示在屏幕右下角,双方都已经换上了各自的替补阵容,之不过,领先的是雄鹿......
一腔怒火,在胸膛里烧了半天,结果发现心还是凉的,凉透的!
火箭解散吧,阿德尔曼走人吧,莫雷辞职吧,姚明去湖人吧,麦迪退役吧,阿泰回国王吧......
开始胡言乱语了,可是坐着坐着,静了一会儿,抱着残存的一点希望回到电视机前偷偷从指缝里瞄了一眼,就又走开了,因为结果还是一样。
总是想着失败后的反思,总是说赛后将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加以改正,火箭就会逐步走上正轨,可是赛季早已过半,看着火箭31胜20负(算上这场失利是31胜21负),在西部仅仅第六的战绩,和频率越来越高地一次次莫名其妙输给各种在分区排名靠后甚至是垫底的二流球队,真怀疑火箭是不是真的在赛后认真研究过比赛录像,是不是真的用心去修正自己的错误。
当然,不应该因为一次的失败而发表这样的言论,湖人也曾经输给过步行者这样的球队,可使人家还是在联盟雄踞榜首,就是因为真正的强队会无限减少无谓的错误,在一个地方跌倒,就不会下次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就这点,我真的有些怀疑阿德尔曼的能力,而且,这样的怀疑正在逐步加深。
想想赛季初,姚麦泰重组的三巨头和一干超级替补组成的纸面超豪华阵容给球迷带来多少希望,可现在呢?磨合磨合,总是用这样的借口,等待等待,一次次用这样的词汇让球迷的怒火平息,可是现在,这样的火箭,还想让球迷等多久???
凯尔特人也重组过三巨头,人家怎么没有这么长时间的磨合期?
长久以来,火箭从来没有过真正的领袖,有人说姚明是领袖,我可不这么认为,我感觉,姚明充其量就是一个进攻核心。
进攻核心和领袖对等吗?完全不是,联盟对领袖二字解读最好的就是科比.布莱恩特:用个人力量感召全队,用个人的激情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推动全局的发展,在球队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等等等等,很可惜,这些领袖气质,姚明都没有!姚明的确是休城第一得分手,但还远没有达到领袖的高度。
不止一次的看到姚明在内线面对包夹时将球分到外线,这种处理无可厚非,不过作为2米26的大个子,有的时候是应该自信一些,坚决的在包夹中强打内线,无私是好的,可是有时不能太过无私,该到自己做的,还是要坚决自己去完成的。
麦迪也老了,虽然才30岁,可是看着他第一节抢断以后的那个反扣莫名其妙地按到了篮筐上,才发现已经不能过多地指望他像以前那样砸板暴扣了,当科比以31岁的年龄还在场上奔驰,激情无限的时候,甚至还小一岁的麦迪只需要老老实实地组织进攻,传好球就可以了吧。
饭也没吃,说了这么多,人也冷静了不少,对火箭的期许又有些回来了,其实,中国球迷对火箭的骂声大多和我一样,并不是什么恨之入骨,而是恨铁不成钢,多少次信誓旦旦地说
再也不看火箭比赛了,可是只要一有直播,还是会乖乖来到电视或电脑前看上几眼,做火箭的球迷,我们早已经习惯等待,可是,这样的火箭,还要让我们等待多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