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阿尔丰斯•穆卡的唯美世界

(2016-12-06 11:11:33)
标签:

转载

分类: 设计家园

    记得童年时某个夕阳余晖的傍晚,无意中在书架上发现一本封面印有绝美插画的旧笔记本,画面上的女人恬静而优雅,头发呈蓬松的自然曲线状,色彩柔和协调,瞬间就吸引住我所有的视线,怀旧而唯美是我至今对这幅画的存留印象。那时候才几岁的我还不知道,这个不起眼旧笔记本封面插画的作者就是“新艺术”运动中著名的阿尔丰斯·穆卡。知道他的名字,已经是多年之后,但是从看见他作品的第一眼起,那饱含生命力极其优美的曲线,就再也挥之不去,那是种很难用语言形容得出的感受,既有着视觉的美感,又带着对往日无限的回忆之情。

    对于这位法国“新艺术”运动中在平面设计领域达到登峰造极地位的大师,很多人都曾无意中在海报、记事本、明信片上看见过他的作品。阿尔丰斯·穆卡是完全属于时间跨度达30年之久的“新艺术”运动,称他的作品是“新艺术运动”的缩影一点不为过,其涵盖了招贴画、油画、雕塑、书籍插图、建筑设计、室内装饰、首饰设计、彩色玻璃窗画等诸多艺术领域,还包括家具和日用品的设计以及商品包装。但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广为人知的,是有着“穆卡风格”盛名、极致唯美、充满新艺术曲线装饰风格的大量招贴画。

                        http://s13/bmiddle/4d90ced4x7686942d52dc&690

素描与油画

知名插画大师的绘画功底不容置疑,下边两图分别是穆卡早年的素描习作和油画习作。从画中不难发现穆卡作品中特有的风格影子:善于应用线条,穆卡画作中的人物形象能看出很明显的用线条勾勒的手法,以线来展形且形态清晰而完整,表现人物的形态、动作、画面构图多过于表现空间、透视、立体感;暖调子的柔和色彩贯穿于穆卡所有的作品,他青睐使用偏黄、橙、棕、褐的色调来营造画面的柔美和谐,颜色饱和度并不很高,色调层次也不多——这在穆卡的素描作品中可以看出,画面的对比度不大,因此整体看上去有种柔和细腻、粉粉的怀旧气息。

      http://s11/middle/4d90ced4x7686a4befeba&690
雕塑与首饰设计

穆卡设计的雕塑与首饰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新艺术”特点突出,以动物、植物的自然形状为元素来进行创作,材料为黄金、珍珠和钻石等。作品崇尚自然,透着一种天然的神秘感,静谧,高雅,精致,华丽却不造作,多种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

      http://s1/bmiddle/4d90ced4xa14362bced90&690

生活用品与建筑室内设计

穆卡设计的生活用品和室内装饰,虽不及其招贴画那么出名,但细细品味同样也是魅力十足——外形线条充满曲线的光滑和流动感,造型轻盈优雅,装饰华丽细致。下图是对宗教有深刻感悟的穆卡为布拉格城堡圣维特斯大教堂设计的一扇彩绘玻璃窗,装饰意味浓厚。

      http://s11/middle/4d90ced4xa143943e977a&690

邮票与纸币

下图中的邮票是穆卡为一战后新诞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设计的第一套邮票,同时穆卡还为这个新生的国家设计了纸币。对于穆卡而言,没有比这种方式更能为祖国效力、表达爱国之情的了。

      http://s1/middle/4d90ced4xa143bbff0600&690

书籍插图

下图左为穆卡绘制的圣经封面,标准的对称构图,强调着庄严与肃穆,画面的暖色调和宗教气息,又与圣经的内容互相呼应。右图是穆卡为《喔喔喔》杂志创作的封面,画中是一个跪地望天的女人和一只公鸡,公鸡的表现形式十分有意思,穆卡侧重通过它的羽毛和引吭高歌来进行描绘,因此画面上公鸡绚烂的羽毛成为最好的装饰。

 

     http://s9/middle/4d90ced4xa143d774fe88&690
海报与招贴画

穆卡一生创作的大量海报和招贴画,其中关于戏剧的部分就诞生出不少优秀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穆卡在巴黎的莱米谢印刷公司当校订工时设计的歌舞剧《吉斯蒙达》海报(下图左一)。 1894的圣诞节,依然在印刷厂加班的穆卡被匆忙而至的工厂老板告知,需要立即为当时巴黎最红的歌舞明星沙拉·伯恩哈特新年歌舞剧《吉斯蒙达》设计和印刷海报。穆卡以沙拉戏中角色为创作原型,采用了修长而窄的画幅,等身大小的人物构图,细腻粉嫩的色彩,精致华丽的人物细节处理,配以四面的拜占庭陶瓷镶嵌花纹,画面有种既庄重又空灵优雅的美感。《吉斯蒙达》不仅使沙拉大放光彩,而且让阿尔丰斯·穆卡的名字一夜之间响遍整个巴黎,可以说《吉斯蒙达》的海报成功是穆卡这一生中最为关键的转折点。

除了《吉斯蒙达》,《茶花女》、《哈姆雷特》、《罗伦萨奇欧》、《美迪亚》等戏剧海报也取得了相当成功,穆卡的海报不单单是画面不可思议的精美,内容更是充实饱满具有故事性和可读性,丰富的剧情、血肉充实的人物流于单幅画面中,耐人寻味。

  http://s7/middle/4d90ced4xa1513448f856&690
   

徜徉在穆卡创造的唯美世界,全身心陶醉进去细细品味,不难发现“穆卡风格”独特之处:

美丽的女人——永远的画中主角

女人是穆卡画中永远的主角,也可以说是穆卡创作的灵感源泉。穆卡笔下所有的女性形象都显得甜美优雅,身材玲珑曲致,富有青春的活力,还有一头飘逸柔美的秀发。画中大多是沉思的女人,都自然地散发出一种神秘气息、拥有让人无法猜透的眼神,而又带着或庄严或夸张的神情与高贵的姿态,是理想化的典雅、美丽和性感的化身。

http://s3/middle/4d90ced4xa15809f84562&690

大量的植物元素

如果说女人是穆卡作品中永远的主角,那么植物就是他画中不变的配角。不难发现穆卡画作中人物的衣服纹样、头饰均由各类鲜花环绕点缀,人物的四周也同样是品种繁多的鲜花和藤蔓,交相呼应。大量的植物元素流露出自然的美感,由植物所衍生出的流畅曲线活跃着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富有浓厚的装饰性。

       http://s2/middle/4d90ced4xa15829295d31&690

头发与服饰

穆卡描绘的女人几乎全是古典的形象,大多有着一头飘逸秀美且富有流动感、生命力的头发。穆卡不满足于停留在古典画作对头发的写实再现,而是对人物头发做了有机形态的处理,这是他从自然界的有机形态里得到的启示和灵感,让飘逸的发丝也如同藤蔓般卷曲缠绕。画中美丽的女人们通常都穿着带有新古典主义的长袍,这无疑为画面的神秘感和优美典雅加分不少。
    http://s2/middle/4d90ced4xa1583767ea81&690

画面处理

穆卡对于画面的处理同样十分有个人特色。穆卡的海报、招贴画,绝大多数习惯采用对称构图,即画面顶边与底边各自的中心点相连接的直线为轴,左右对称,因此画面具有强烈的稳定感和庄严感。但是画中人物的动态以及植物的布局却打破了这种严格对称很可能导致的画面呆板——人物的动态与服饰呈现一种自然的韵律,花朵与藤蔓的曲线在不经意间就将画面活跃了起来。

穆卡还习惯性的在人物身后加上一个圆环,是画面中“空”的地方,看上去特别象是光环,这与穆卡所受到的宗教影响是分不开的。

海报上出现的文字,也通常是穆卡为了配合画面整体曲线效果所特意描绘的曲线形字体,让画面都处于一种曲线形的和谐之中。

穆卡喜欢使用暖色调作画,他的作品几乎都是暖黄、嫩粉、红棕等为主色调,色彩华丽而不轻浮,饱满而不艳俗,没有人会否认穆卡在运用同色系色彩方面特有的天赋,这要求艺术家有着极为敏感的色彩感受和极为扎实的色彩功底。

          http://s6/middle/4d90ced4xa1584e5b2ef5&690
    这么强烈而突出的作品风格,都能找到来源之处。大致说来,穆卡的作品在“新艺术”运动这个大背景的影响下,还吸收了日本木刻画、拜占庭艺术、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风格特色。

“新艺术”运动

http://s8/middle/4d90ced4xa1586eb1e207&690

新艺术运动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在1892年至1902年达到顶峰,20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因此有机形式、曲线,特别是花卉或植物等开始得到广泛使用。

“新艺术”运动中的流线形曲线,是穆卡画中的一大特色,而有机形态的大量运用,也正体现着穆卡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之下,深受其影响。这些无论是出现在建筑、家具还是日常用品上的曲线,与穆卡笔下的曲线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活力,流畅,优美,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日本木刻画

              http://s15/middle/4d90ced4xa1587d8223fe&690
    除开“新艺术”运动带来的曲线风,穆卡同时吸收了来自遥远东方的日本木刻画对于外形和轮廓线的优雅刻画。

拜占庭艺术

           http://s1/middle/4d90ced4xa15889feaca0&690

具有拜占庭艺术特征的绘画与建筑风格最早形成于6世纪,其中以拜占庭镶嵌画对穆卡的影响最大,画作以线条和平涂的色彩为主,不以形体为基础,用有色石子、陶片、珐琅或有色玻璃小方块等镶嵌背景,其人物形象取严格的正面姿势和拜占庭脸型、巨大的眼睛和锐利的眼神,以及典型的金色背景。这类背景在孤立人物的画面上,使人物形象宛若悬浮于墙壁与观众之间的空间某处。整个画面予人以灵魂超脱肉体的感觉,人物的三维空间表现已为凭借线条的力量和色彩的明度而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所取代。画面有着无与伦比的色彩和光泽的美感,一种特殊调和的美。

宗教

                        http://s6/middle/4d90ced4xa1589e939805&690

穆卡画中常常出现于人物背后的圆形光环,与宗教画中佛象头顶的佛光有着相似之处。佛光这个词取自德文,原意为圣像周围的光环。为了凸显出佛的神秘、威严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就在其头后方绘以光环,因为光环是圣洁强大、超凡脱俗的象征,也代表着佛法无边,谱渡众生的意思。

同时画中女人穿着的古典长袍,也或多或少受到中世纪宗教教徒所穿的长袍影响。

穆卡在画中透露出的宗教情结,与他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庭,从小受到宗教的熏陶是分不开的。穆卡童年时是摩洛维亚布鲁诺圣彼得罗马天主教堂唱诗班的成员,这段唱诗班的日子,给了穆卡一个特别的机会,让他常常在这座保存着丰富的巴洛克风格艺术品的教堂中,身临其境地受着这些美妙艺术的感染。

因此,在穆卡的画中,才总是带着那么一股不能言表的神秘感,惹人不断揣摩回味。

巴洛克艺术

    http://s16/middle/4d90ced4xa158a8920a3f&690

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巴洛克风格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重在展现豪华,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它也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穆卡画中的造型繁复,富于变化无一不是巴洛克艺术的充分写照,巴洛克风格的富丽堂皇和宗教背景,也造就了穆卡画中强烈的神秘气氛。

洛可可艺术

                http://s3/middle/4d90ced4xa158ba23f4e2&690

洛可可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正是她让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发挥出分外柔美媚人的魅力。其风格纤巧、精美、浮华而繁琐:有着浓厚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色泽柔和﹑艳丽;崇尚自然。

穆卡吸取了洛可可对人物细致而富于肉感的描绘的精华,他笔下的女人也通常是呈C形或S形造型。画面色彩柔和动人,整体风格轻快优雅。

这种带着感性化的装饰性线条、简洁的轮廓线、明快的水彩效果的“穆卡风格”,在20世纪60年代再度流行了起来,当时英国迷幻摇滚乐团Hapshash and the Coloured Coat的两个成员便用这种风格设计了平克·弗洛伊德乐团的海报,以及画家Paul Harvey2004年利物浦双年展也用这种风格来宣传其Stuckists Punk Victorian表演的作品。另外,捷克布尔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就设有以穆卡名字命名的“Alfons Mucha奖”。可以说“穆卡风格”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平面插画或海报招贴上,在当代很多艺术设计中都可以捕捉到来自“穆卡风格”的影子。穆卡送给后人的礼物也不单单是他那些优美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激发创作的灵感。

诺基亚倾慕系列LAmour时尚手机

           http://s7/middle/4d90ced4xa158d85c0e36&690

 

“穆卡风格”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影响可以从诺基亚倾慕系列LAmour(LAmour是法语,爱的意思)时尚手机身上看到,这系列的手机外观和界面设计就是从穆卡作品中汲取了灵感:机身和屏幕的图案都是植物的曲线纹样,精细柔美,连平面广告的海报也是模仿穆卡的插画,在手机后衬以美轮美奂的花卉和藤蔓的纹样,整体色调也是穆卡画中常有的暖黄和棕红色。这系列手机为繁忙的都市生活增添不少大自然的气息,深受大众喜爱。

老上海美女月份牌

         http://s7/middle/4d90ced4xa158e8afe106&690

月份牌的诞生源于近代中国门户洞开后外商致力于洋货倾销的广告宣传画。2030年代的旗袍时装美女,开创了月份牌画的鼎盛时代,因而月份牌又俗称“美女月份牌”。20年代初,社会风气开化,有关女性的传统观念得到了更新,女性形象在月份牌中明显增多,并突破了女性消费品领域。时髦美女在报纸广告等其他新闻媒介也频频亮相,成了社会的一种象征。在多变的社会时尚之中,美女形象却是永恒的主题。

从月份牌上不难发现“穆卡风格”的痕迹:同样都是美女作为主角来创作,画中美女面容白里透红,光洁细腻而滋润,也采用花朵作为衣服的纹样,人物周围配以花或树为背景,色调也同样是柔和怀旧的暖色系。

日本少女漫画中的女性形象

              http://s11/middle/4d90ced4xa158f143efba&690

 

同样超高人气的日本少女漫画中“穆卡风格”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罗德斯岛战记》漫画的插图,蒂多与彼罗迪斯卷曲的美丽发丝和大量花卉植物装饰的背景简直就是穆卡招贴画的翻版。

很少有人想到在已经高度商业化的日式动漫中竟能发现与大雅之堂的艺术有着如此的渊源。穆卡在形成自己风格的时候,受过日本木刻画的启发,同样的,几十年之后他为世人所着迷的“穆卡风格”又被日本漫画所模仿和借鉴,也可以说是对这种唯美风格的一个延续。

 

穆卡在年轻的时候,有过十分穷困潦倒的生活。由于每次请模特都需要按时间付出一笔费用,困苦的穆卡根本支付不起,于是他利用摄影技术来辅助他的创作。他让模特儿摆出他所需要的姿势后拍成照片,然后以照片为基础,在画面上对服饰和头发进行整理加工,经过特别的构图再加上花卉及植物花纹的装饰,最后完成他的创作。他很多招贴画的素材都来源于照片,他为伯恩哈特所画的许多海报也是来自这位女演员的剧照或为她拍的照片。将模特的形象用照片记录下来不仅可以积累素材,还可以节省不少开支。后来,穆卡就将摄影当作和速写同样重要的创作辅助工具。

这种执着的热情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是越来越少了,正因为在奋斗之前有太多思虑:我会因此成功吗,我这样做会有回报吗等等问题,让人裹足不前。而如果连去做、去尝试的勇气都没有,注定与成功无缘;而如果仅仅是敢于去尝试,却缺少一颗持之以恒的心,也注定只能徘徊于成功的门外。无论古今中外,哪位在设计界有立足之本的设计师不是凭着对绘画和设计的一腔热血,同时当做生命般热爱和坚持的呢?

当你欣赏穆卡的画作时,你会为他画中那种发自内心的唯美与优雅所着迷。通常问一个看过穆卡作品的人对他的画有什么感受,绝大部分的回答都是一个字:美!的确,穆卡创作的时候就只有一个目的,要把美传递到每一个人。从他的画中,你会看见大自然的美,人类的美,造物主的美,生活的美,甚至一开始我惯性的以为这些画作的作者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艺术家一样,出身富贵之家、自幼在优越环境下长大的贵族,因此在画中才会透露着生活的惬意与满足。结果恰恰相反,穆卡是在穷困中创作出这么美的作品——画中人物身形健康优美、神态恬静怡然、构图稳重饱满、色彩柔美和谐,全然看不出画面背后艺术家生活的困苦。这种强烈的反差,让穆卡的绘画作品更多了一处值得寻味的地方。
    穆卡这种对生活的热爱让人感动、感慨。也许,一个真正优秀的艺术家,无论是出于本能还是责任,都不该让自身的原因干扰到艺术创作。排除一切不利因素,当你在全心创作时,所拥有的就全部是艺术,没有其它的杂念,抱着诚挚的态度,才能创作出优秀美妙的作品来。
    穆卡的爱国之情也是同样的触动心怀,他在晚年出于内心对自己国家民族的热爱,画下讲述民族历史的系列巨作《斯拉夫史诗》,赠送给家乡布拉格市。作为当代的设计师,在这个各种文化激烈竞争的世界,爱国心和民族感是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只有这样,本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才能得以良好的宣传和悠远的流传。
                http://s1/middle/4d90ced4xa1590a42d3a0&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