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齐哈尔和平广场
(“江桥抗战”向日寇打响第一枪)
齐齐哈尔和平广场位于齐齐哈尔市嫩江江畔,是在2005年8月1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而建。广场主体由抗战纪念墙、胜利纪念碑、江桥抗战纪念雕塑和退役武器等组成。
抗战纪念墙上镶嵌着600名参加过中国抗战、2005年仍健在的英雄手印及本人签名。
胜利纪念碑由四块基座围合组成一面破碎的日本侵略军军旗,寓意为中国抗日战争以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告终。碑塔由高低两个塔重叠组成,高塔寓意为正义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低塔以倾斜的折线型状寓意日本侵略者的可耻的失败。整个塔高37米,象征着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整体造型取“铸剑为犁”之意。
江桥抗战纪念雕塑中间策马挥枪的指挥官是爱国抗战将领马占山将军,群雕上镌刻着马占山将军亲笔题写的“还我河山”四字。
重温江桥抗战:江桥抗战是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蒙古族镇的哈尔戈江桥,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带领东北军阻击日本侵略军的战争。
1931年11月4日,日军以满铁守备队进攻,被击退。11月6日,关东军以主力第2师团投入作战。马占山亲赴前线指挥,日军以优势炮火和飞机、坦克掩护,形成拉锯。在江桥抗战中,南京政府蒋介石多次发电对马占山奋勇抵抗行为予以嘉奖,并命令张学良迅速增援马占山。11月12日,日军又从朝鲜调来援兵,加强进攻。马占山孤军奋战,因部队伤亡过大,后援无继而撤退。为激励马占山部的抗日士气,国民政府于1931年11月17日,正式任命黑龙江省代理省主席马占山为黑龙江省政府委员兼黑龙江省政府主席。而江桥抗战时,马占山军未获驻防锦州一带东北军的实力援助。张学良虽然电令马占山死守勿退,但张驻锦州部队毫无战斗准备。但因敌强我弱,1931年11月19日,日军占领省会齐齐哈尔,省会迁至海伦。江桥战斗结束后,张学良受到社会舆论猛烈抨击。虽然在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下失败了,江桥抗战被评为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被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