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2016-10-07 11:59:14)
标签:

环游见闻

自驾旅行

清西陵

道光慕陵

道光皇帝

分类: 23省、市、区大环游见闻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515.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道光慕陵(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道光慕陵

(规模最小但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

 

    慕陵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到十六年(1836年),是清陵中规模最小的帝陵,无大碑亭、石华表、石像生,无方城明楼,地宫之上惟有石圈。地宫中葬着道光皇帝与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和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后者是咸丰的生母。

    道光皇帝共有皇后四名,贵妃、贵人、常在答应等十八名,四名皇后中,道光帝生前册封者三名,即孝穆、孝慎、孝全三位皇后,死后由咸丰帝追封者一名,即孝静成皇后。前三名与道光帝同葬在慕陵,孝静皇后与列妃嫔同葬于慕东陵。

    清乾隆皇帝后,清朝皇帝陵寝要按西陵、东陵的“昭穆相建”之制次序依次选址,父葬于西陵,子要葬于东陵,道光皇帝的陵寝按制应建于东陵。但道光皇帝在东陵的陵寝竟出现了渗水情况,并把已经下葬的孝穆成皇后棺椁浸湿了,道光皇帝十分气愤,便命令在西陵另觅吉地,道光皇帝陵就搬至西陵了。

    道光帝一直提倡要俭约行事,在建造慕陵的过程中,他也是不断提到要俭约。实际上慕陵工程在外观上保持了俭约的风格,比清代其他帝陵少了很多东西,但慕陵在形式上的俭约无法掩盖实质上的不俭约。慕陵在建筑形式、材质结构上是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用作修建陵墓的经费达白银五六百万两之多,超过了西陵任何一座陵墓。

    慕陵是一座木雕艺术的殿堂,以精湛的楠木雕龙闻名。如隆恩殿和东、西配殿,全部是用金丝楠木建成,天花、隔扇、藻井等处刻有楠木雕龙上千条,其雕刻技艺可谓巧夺天工,是其他隆恩殿根本不可企及的。

    慕陵的圆形宝顶矗立于石阶对面的月台上,宝顶外有龙须沟环绕,位置醒目,气势不凡,也与众不同。

    道光帝(1782~1850),爱新觉罗氏,名旻宁,(1820-1850)年在位,年号道光,是嘉庆帝的第二子,母孝淑睿皇后喜腊塔氏。

    道光帝为挽救国家财政危机,主张禁烟,多次下诏禁止鸦片进口,禁止自种自制。十八年(1838),他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缉拿烟贩,整顿海防,颇见成效。但英国不肯放弃鸦片贸易,遂于二十年发动鸦片战争。但道光帝战守无策,幻想弭兵息事,将林则徐革职,改派琦善与英国议和。琦善擅自与英国签订《穿鼻草约》,答应割让香港给英国并赔款600万两白银及恢复广州为通商口岸。

   《穿鼻草约》签订后,道光帝又认为割地赔款有损尊严,又决定对英宣战,派宗室奕山与英军作战。奕山战败后,又与英国订立《广州和约》,其中规定清军退出广州,向英军缴纳600万两白银“赎城费”。之后,道光帝又派皇侄奕经驰往浙江,结果又惨败。道光鉴于两次出师失败,转而一味求和。二十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随后又与美、法签订了《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道光帝在位期间,也曾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复书院,查保甲,但都收效不大。国内不断爆发起义。道光十一年,湖南、广西、广东的瑶民发动起义,还有山西先天教,北方白莲教和东南各省的天地会,也发动频繁的武装反抗,清朝逐渐衰落。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道光皇帝因肺病死于圆明园慎德堂,时年69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