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士慎(1686--1759),字近
人,号巢林,别号溪东外史、晚春老人等,原籍安徽歙县,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工花卉,随意点笔,清妙多姿。尤擅画梅,常到扬州城外梅花岭赏梅、写梅。所作梅花,以密蕊繁枝见称,清淡秀雅,金农说;画梅之妙,在广陵得二友焉,汪巢林画繁枝,高西唐画疏枝。(《画梅题记》)但从他存世画梅作品看,并非全是繁枝,也常画疏枝。不论繁简,都有空裹疏香,风雪山林之趣。五十四岁时左眼病盲,仍能画梅,工妙腾于示瞽时,刻印曰:左盲生、尚留一目著梅花。六十七岁时双目俱瞽,但仍能挥写狂草大字,署款心观,所谓盲于目,不盲于心。善诗,著有《巢林诗集》。
这位多才的老人。我所佩服的不仅仅是他的画艺。是他的人品,他是石涛的学生。当时在一群学生中,有一天,石涛就问,我生平最喜欢喝酒,你们要是能在我死后,每逢清明时你们能来我的坟头上给我奠祭一杯清酒就好了,大家都纷纷的响应,都说一定的,施恩难忘啊。但是其中就是汪士慎没有说。当时石涛对他很不理解。也很不悦。可是到后来,石涛死了以后,只有他每年的清明都必须要老师坟前来奠酒。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
这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其二:就是他的能看开世界的态度。他在54岁时,左眼瞎掉了,他刻一印“左盲生、尚留一目著梅花”他的态度叫我钦佩。他不为左眼瞎掉了而伤心,他能为还有一只右眼看梅花而欣慰。我们很多的时候,不能从事情中很洒脱的走出来。常常为了失去什么而惋惜,而不能去看现在有的去欣喜。我喜欢他这样的人生态度。是那么的洒脱。眼虽然瞎了,心里却越发的明亮!到了67岁时,他双目失明了,这对于一个艺术家是个致命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可是他却说“感谢上天!我从今再也看不到我不喜欢看的人了!”人生的态度又一次表现了出来,叫人折服。每当我给学生讲这样的故事时,心中总是会产生鼓励。当我们放下一些,就会得到一些,有失就有得。我们为什么不去获得洒脱一些呢。做自己的事。画自己的画,写自己的文章。走自己的路,叫别人去评论吧。
盲于目,不盲于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