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人诗.藐翁先生》---吴昌硕

(2009-09-30 10:14:11)
标签:

杂谈

       《怀人诗.藐翁先生》---吴昌硕

《怀人诗.藐翁先生》---吴昌硕

          奇诗动似春葩吐,

          古隶书成乱发团,

          人是人非都不问,

          了无人处自家看。

 

这是今天早上读书《吴昌硕研究》中看到的一首吴昌硕描绘杨藐的诗词。这位在战乱中失去儿子踪影的杨藐。以“迟鸿轩”作为室名,意味着他虽然饱受创伤,但是并没有绝望,仍然时时刻刻盼望着他的爱子的信息。这位比吴昌硕长二十五岁的文学家,在咸丰五年中的举人。可是官运很糟糕。因为藐视上面的官员。现在来说就看不惯领导的作风。收到了参劾,官降三级。他没有辩白什么,很潇洒的脱去了乌纱,官服。以“藐”自号了。其实他的真名叫“杨岘”.   

     这个杨藐以骂名而闻名,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他的天性就是如此。可能是长久孤独产生出来的后果。所以他的很多的朋友都对他敬而远之。吴昌硕觉得自己的艺术上缺少这样的特点,和精神。所以吴昌硕要去拜望这位老师。希望他在诗词上面有所指点。当他走进杨藐的陋室之中时,杨藐正在一堆陈列着的古代的砖瓦和陶片的桌子上写字。他的用笔,结构。都别具一种风貌。吴昌硕看到了他的深厚的书法功力。从他难得一梳的乱发,傲视一切的眼神,吴昌硕看出了他耐得住贫穷,也耐得住孤独。虽然他靠卖字为生,但他并不在乎别人对他书法看法和批评。所以吴昌硕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写了这样一首诗。

     能耐得住贫穷和寂寞,真的很难!现在的社会和生活人的思想大不一样了。满眼的名利。满心的争斗。人私欲的本性常常被暴露。“儒”字离我们好像越来越远了。要是放在现在“杨藐”一定会被人说成傻子或是缺心眼、但是我们回首去看这些中国的巨匠。哪个不是这样的“大愚”呢。身为一个画者。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想的问题。你是为什么去画画。为了别人,难道是为了去讨好别人吗?难道去为了迎合别人的口味而去失去自己的个性吗?一个真正能做到 “了无人处自己看”的画者是最珍贵的。所以吴昌硕几次要拜杨藐为师,都被样所拒绝了。但是在吴昌硕的感觉中,不拜师的话就无法表达出他求知的饥渴和诚敬。但是杨藐给吴昌硕缺是斩钉截铁的几个字“师生尊而不亲,弟兄则尤亲矣;一言为定,白首如新!”

       吴昌硕自己知道杨藐的个性,他也就没在勉强拜师了。但在吴的心中,却总以杨藐的门生自居。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都是情如父子。“寓庸斋内老门生”-----这是吴昌硕送给杨藐的印款中所刻。

 

                                                 砚云 2009年9月30日 于杭州  雨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