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形式中的一种,主要多用于画人物或双勾花鸟画。工笔画都是
以白描为先,这种方法实与书法的双勾响榻有关。唐代吴道子、宋代的李公鲜将
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此种画法,全凭线的虚实刚柔、浓淡粗细来体
现物体的不同质感和变化。象宋代李公峨的《维摩演教图》和传为武宗元的《朝
元仙仗图》.不仅人物之须发毕现,服饰纤丽工整,而象维摩身下的赞席从卧榻
伯雕花,也都勾勒得丝丝入微,用笔严谨不苟。 白描作为国画的一个画种,也
称白画.今天学习人物画,基础仍应在于白描,白描可先从临摹入了,配合写生
。象唐代吴道月的《送月天王图卷》、元代《永乐宫壁画》、宋代武宗元《朝元
仙仗图》等复制品,都可作为临摹的范本。现代优秀的内描连环画,也阿作为线
描学习的参考。 白描的线纹要求严谨而细致,既准确厂形体。又飘洒而流畅、
笔与笔之间有呼应.线与钱订进属,毛气连贯,上下牵掣.象李公饿的《五马图
》、张淮的《九歌图》,不管在人物与动物方面,部发挥了白描的表现力。线描
不仅要向古代名作学习.还可向民间画师学习,他们对画线不仅传有口诀,而在
画技上.无论是坚线、横线、圆线以及各种图案花纹,都有过硬的个领。他们可
以不用尺子和圆规等制图工民画出直线和曲度不同的圆线。
人物十八描又称“古今描法一十八等”,在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和汪珂玉
《珊瑚网》中都曾叙述过现把明代汪珂玉《珊瑚网》“古今描法一十八等”,简
称十八描,摘录如下
高古游丝描:如周举类
铁 线 描:如张叔厚
马 蝗 描:马和之 顾兴裔类 一名兰叶描
钉头鼠尾描:武洞清
混 描:多描
撅
曹
折
橄
枣
柳
竹
战笔水纹描:
减
柴
蚯
汪珂玉的十八描说、是古今程式化措法的一个总结,虽然其中描法亦有相近难分
者,但作为古今描法,他已经概括无遗。
线描的第二大类型是兰叶描类。这类线描发展出来后,便具有极大之活力,汪阿
玉说:"马蝗一名兰叶描,或曰柳叶即兰对描,恐皆非也"。兰叶描是从丰富的衣
纹的曲折向背为体现的一种描法,有其独立性。特点是压力不均匀,运笔中时提
时顿,产生忽粗忽细,形如兰叶的线条。枣核描、柳叶描属于这一类型。 代
表这一线法的画家是吴道子,可惜他的很多作品,没有一个留传下来,只能从传
为他作的《送子天王图》和古书记载中,略加印证,图中线型比铁线描转折提顿
的幅度加大,根据来代董?《广川画跋》称:吴生画人物如塑,旁见周视、盖四
面可会意,其笔迹画细如铜丝余盘,朱粉厚薄,皆见骨高下,而内起陷处",可见
其线的表现力可达到雕塑般的立体感。他一人兼擅兰叶、柳叶、枣核。混描诸法
。他画的许多佛教壁画,其功迹可与文艺复兴时期画过西斯丁教堂的米开朗塞罗
的气魄相比。并可称之为集中国线法之大成的艺术巨匠。 这一描法的继承者也
有很多,象宋代李唐的《采薇图》,元代《永乐宫壁画》,明代陈洪绶和张路及
浙派画家的人物画等,都长于使用兰叶线描法。他们或驰骋于兰叶,减竺描法之
间,别立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