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生活里的反思

标签:
感悟杂谈 |
分类: 生活日记2022 |
20221108
周二
这样一天一天的呆在家里,有时一个人安静的做着家务,脑袋里却也思量着些许的问题,平时生活里的某些事件,有时是与老公的交流,有时是与孩子的交流,很多时候,其实自己也不知道问题的正确与否,只是,在某个片刻,内心会泛起些些的波澜。比如教育,这是每个家庭都面临的问题,有的父母,看起来,学历并不高,财产也不是特别富有,养育出来的孩子却是一身正气,能量满满;有的父母,看起来,好像有钱有势,养育出来的孩子却又成了啃老一族;还有的父母,知书达礼,对孩子的养育费尽了心思,孩子一路向上,貌似会有很好的未来,可惜还未成家,却又走上了绝路......我常常思考着这些现象,这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又有的孩子,一路青云直上,考上了好的学校,也组建了好的家庭,但在养育他自己的孩子时,却又不胜重任;有的孩子,一直调皮捣蛋,却在成年之后,突然脱胎换骨,能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把人生经营得风生水起;还有的孩子,却怎么也没有走上自己的轨道,成了父母心里那块放不下的石头.......如此种种,仿佛应了那句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有一个人,一辈子都会平步青云,也没有一个人,一辈子都身陷泥淖。我有时想,一个人,一辈子,最终拼的是什么呢?我以前常常想是身体,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努力奋斗的资本,可是,在那么一刻,我又有新的想法,健康的身体,只是一个空壳,我觉得健康的身体需要有正向的思维,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对,那拼什么都没有用,用现在的话来说,一个人到最后,拼的究竟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心力,如果一个人有了健康的身体,有了正确的思维,他还需要强大的心力,只有一个人的内心强大,那才是真的强大!一个正常的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固然可喜,但一个残疾人如果能取得成就,那才是真的伟大,他不仅仅要克服常人的困难,还要克服身体缺陷带来的打击,心力强大才是真的强大!可是,常人呢?我们一般人也都是肢体健康的人,也还是有那么大的差别?是智力的差别吗?我觉得不是,现在好像还不是拼智力的年代,人进化到这个时候,一般的大脑发育都差不多,可是,差别又来自哪里?是毅力?坚持?还是社会背景?运气?这诸多因素究竟哪个是关键因素?我也不能一概而论,具体的环境之下,可能哪一个都成为了关键因素,这还真不好说。当然大概率事件,恐怕还是遵循这个公式: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任何一个人,想有所建树,都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这是铁定的事实。
忽然,
我想到了改变这个词,外力的推动,可能发生改变,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每个人只有自己想去改变,才会真的发生改变,任何一个人,想别人改变,期待别人改变,那只是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到头来也只会落到双方都陷入痛苦。改变,是需要一个人自发、自动的,同时,有些改变,也是不知不觉的,长时间的浸润,一点一点的发生的,促使人改变的也只有两点,一是学习,二是痛苦,学习能使人进步,能拓展人的认知,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如春风化雨般,看似一天一天没有变化,但从长远来看,再度回望时,今日的你,已不再是以前的你了;痛苦促使人改变,如果你还不想改变,那是你还没有痛到那个份上!
生活里最宝贵的是,时常能保持一份觉察,学会转念,或是看到这件事情的积极意义,无论多糟糕的事情,总会有它的积极意义,头脑知道的只是知识,而念头里才是真正的道,古人说:道法自然,而我们现代社会,往往很多时候,都用在了术上面,而不是道上,真正的道是自然!
我现在也是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头脑里有很多的道理,却没有真正的践行,不是不想,而是不会。可能这就是,我的功力积累不够,不管是养育孩子,还是经营关系上,都还是在修行的路上,如果我能做好自己,帮助到他人,哪怕一个家庭也好,我也能拯救的不只是一个孩子,我想,我的所学,也就没有浪费!

信念:相信我会越来越好,相信我的孩子们会越来越好,相信我的家庭会越来越好!
疫情之下的伙食,现在还能供应上,我家里还没有向外买物资包,我们三个人,这几乎也是一天的菜,中午晚上就是一次性做好,晚餐很多时候是面条,女儿在姐姐没有回来,因为外甥女不在家,似乎也正好弥补了孩子不在家的空白,女儿在姐姐那边,也是完整的一家三口,
我们带着儿子,也成了一家三口,各自享受着这段时间的清静。
前一篇:静默:寂静生活不寂寞
后一篇:静默:生活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