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封笔背后】

《盗墓笔记》的诞生要怎么形容呢?似乎一个时代就该有一个时代让人印象深刻的民间文学创作和传奇经典的故事和人物,笔记开始发表在网络上,一下子俘虏了成千上万人的心,元素丰富到无限,冒险、刺激、诡异、扑朔迷离、颠覆逻辑、意想不到、神秘、诱惑、斗争、死亡、探险、传说
从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宝藏变成一场穿越人性、历史、空间的虐心大戏,欲望与猎奇心被无数想象不到的事情左右和折腾,如被烙在生命的火炉上,最后就为了给自己留条活路
三叔最后的封笔是不是也要给自己留条活路呢?
还是早已被自己拢起的火烧焦了?
话说,写三叔的三叔最终难以逃脱心理的困局,封笔似乎是必然
什么困局呢?
看了三叔的照片,和一些采访他的记录,都呈现出一个和他笔下的人物反差很大的个性特质,内向,不善言辞,斯文,而恰恰是这样的人可以写出那些有点儿“非常人”可以写出来的桥段
如果不用一个成人的标准来衡量的话,这些情节我们更容易从一个几岁的孩子嘴里听到,你只需要和TA呆上一会儿,或者陪TA读读书,或者仅仅是即兴创作一个故事,你会发现孩子的想象的无限性,它们可以毫无逻辑,新奇,天马行空。
当然,孩子无法把这些象三叔一样写出来而已,故事不但需要创新,也需要构思和前后联系,这个孩子显然做不了,在引人入胜的基础上他胜在用一个成人的语言功能完成着了一个孩童式的幻想
拥有这样想象力的人是天赐的能力,真的,不是病,除非他因此而感到痛苦或者由于后来名声大噪而带来负担
灵感不是挤牙膏,而是自发且天然的流淌
那些环环相扣,出人意料,匪夷所思的情节也不是如空气随便一抓就来的
或者说,就算他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也不会永远保持那种永远的创作激情
任何事情都是开头会让人更兴奋,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如果是三叔,想当初自己在一个没人知道的角落写完了这些东西,键盘鼠标一动发表在了网络上,你会想到火的一塌糊涂吗?
如果为了成名而写,那必然是不纯粹且充满功利性的,人的心理绝对会排斥,就象孩子,主观能动性一定是处于爱好与兴趣才学的好玩儿的好,没听说哪个艺术家和特立独行的人是被规范出来的,那不是艺术,是广播体操
三叔也一定是这样的,那些故事会自动被敲出来,自然而单纯,或许还有一些兴奋,好像不是他在写字,而是字在写他
任何自发的才是最美的,最禁(jin一声)看的,事实证明也如此
任何命题作文都会绑住手脚,此刻大胆的猜测一下,三叔火了以后,蜂拥而至的商业星探一定多如牛毛,拿着长枪短炮和成捆的现金踏破了三叔的门槛,从此平静的幕后被无情的打扰了
如一个自己玩儿的欢的孩子突然被拽到了众人眼前,用各种诱惑跟孩子说,我们爱你,我们需要你,读者需要你,市场需要你,而孩子需要什么没有人想去知道,或者大家都认为他需要名气、金钱、崇拜、追捧、揭秘、从神变成人
注意,最后这个词最可怕,当三叔仅仅是书里的一个人物和一个作者的名字时,他活在人们的想象里,他可以是任何样子的,因为千人就千个想象空间,且可以无限放大对他的全能感,似乎他是个无所不能的人,不然,他笔下的故事不会那么精彩,这种崇拜会让人们投注很多美好和更多期待,请记得,当人们感觉到来自外界越来越多的期待时,是不太舒服的,就象我们被家长和老师不断要求你可以做的更好,比邻居家的孩子好,比同桌好,甚至比第一名还好
神那,让这些期待见鬼去吧,如果你认为满足这些期待可以让自己变的更强那你就错了,你做的更好只有促发那些人提出更多要求
就想盗墓笔记的成功以及后来出版的小说一样,在满足感方面肯定没有盗墓刚出来是让三叔欣慰,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疲倦期或过劳,灵感也是可以过劳的,耳闻三叔后期会被邀请单独呆在一个地方憋字儿,看在那些数量可观的稿酬和书迷看不见的期待眼神,有点象嗷嗷待哺的小鸟,三叔估计豁出去自己的所有神经了
一部盗墓笔记把一个默默无闻的斯文男人推上了年度最畅销网络小说和稿酬最高的作家的宝座,各种光环一股脑儿的罩在头上,如故事中的人物此刻能说话会说什么?大家不妨都试着设想看看,就象家长一手创造出了孩子,然后因为孩子的聪慧得到一些荣誉,那么家长是不是只有更加勤勤恳恳,但,文学创作恰恰跟生孩子一样不是当月同床,下个月就能中的事儿
此处补充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三叔在网络上敲字儿以前有口吃的问题,做平凡的工作,不显山不露水的,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谁能想象在他突然不口吃的那个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你会发现洋洋洒洒的巨著诞生了,在他之后其他人的类似创作多数都是几百万字,且芒果台专门请这些幕后传奇人物做了期节目,个个低调腼腆有的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月的信用卡里又转入了多少稿酬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老天就是这样不公平,自己看似聪明伶俐,可完全想不出也写不出那些东西,而看似平凡甚至木讷的人竟然是个超级会编故事的人,对,这就是反差的美和无厘头,知道闷骚是什么意思了吧,也知道所谓的擅长不是专门演给别人看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谁能火,不是身价背景说了算的,而是此人真的有干货,也别看他平时显得多无趣,或许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一个有趣的人,但这丝毫不妨碍他笔下的生动性
这就是人的特质的反差与真实,有太多心理动机可以分析,长话短说
1、被压抑的欲望通过文字和故事以及人物的嘴说出来,作家都是语言的驾驭者,其实就是为了通过语言表达自己而已,想象力是自己的一部分,且只属于自己,因为每个人的想象力都是独一无二的
2、创作时是自闭的状态,就象一个圆,和外界是隔离的,很像婴儿期,自顾自的发展着感受系统,自顾自享受着天马行空的想象,活在那里,总比活在现实里更好,现实是不由得自己说怎样就怎样的,而小说是自己说了算的地方,这样的事情做多了,是会上瘾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可以创造出一个文字王国,在这里肆意设计人物关系、命运、甚至生死,某种程度上跟上帝差不多,那种全能感可以得到极大满足,同时接受读者的“朝拜”这个架势谁不享受呢?
3、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走上作家的路,就象医生、士兵、教师、心理咨询师一样,各个行业都有从业的动机和想要达到的潜意识愿望,再具体点儿说一个能写出悬疑惊险巨作的人一定是个内心感受超级丰富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探索欲望特强烈的人,生活中他可以很严肃,但故事却丰富有趣,闷骚而不失格调,邪恶与慈悲同在的矛盾统一体,看这样的人写东西是种享受,和这样的人生活未必,试想一个把很多心理能量都用在了创作上的人,还有多少能量分给周围的人?
4、写作的过程是超级自恋的过程,暂时不和现实的人际发生关系,就象郭老师(郭德纲)老师说的,台上谈笑风生的他私底下是个超级无趣的人,一个把通俗歌曲都能唱出戏味道的人,我们与其去好奇他的生活,不如好好享受他在舞台上给我们带来的欢笑好了,给这样的天才以生存的空间,尊重他们的自恋,不去揭穿和触碰或者伤害它,不然你会发现他们的脆弱性,单纯性,跟个孩子似的
说了半天,三叔封闭背后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呢?我们此处也发挥下自己的想象力好了,或许酝酿更奇幻的故事,或许累了给自己放放假,或许个性上来不再跟我们玩儿了,或许有吸引他的东西不再需要用文字寄情,或许真正到了所谓的枯竭期,太多淘金者把他当个宝藏,不单单要他的小说,其实险些要了的命,还是那句话,当一切都违背了自己享受这个目标,而变的身不由己时,创造的冲动会大打折扣的
祝福三叔做的每个决定都发自内心,做一个让自己舒服的人,当千万粉丝惜别他的同时,无数个三叔是可以站起来滴……这么说是不是太不厚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