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怎样的心理咨询师

标签:
心理师分享咨询室联想杂谈 |
分类: 心理交流区 |
从你意识到自己需要心理咨询时,恐怕就踏上了选择心理咨询师之路
给自己几分钟放空,深呼吸,问问自己,结果可能发现----
找这样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真的
最土也是最普遍的方法是,百度“心理咨询”,你会发现整篇整篇心理机构的信息塞满了你的电脑屏幕
然后,你开始按顺序进入机构网站,从上到下,这个顺序被你默许为权威机构的排序,殊不知,那只说明,哪家机构更有钱(商业机密,不便透露)
然后,你会发现网站中有和自己的情况很贴近的案例或者文章,有的是咨询师写的,有的不是,而这些文章很吸引你,因为,它在告诉你,自己有好的希望
然后,浏览咨询师的照片,眼缘这个东西开始起作用,也就是我们说的首因作用,浓眉大眼,或者小眼聚光,再或者长发飘飘,英俊潇洒,总之,心理作用在告诉你,一个看着顺眼的人,八成儿技术也差不到哪里去
再然后,你知道光看外表不足够,开始了解咨询师的背景
于是,简历中多半是以下内容:学历、受训背景、咨询方向、咨询理念,收费标准(不是所有机构都明码标价,这也是机密,不便透露)
这些都做了以后,是否可以做决定了呢?
远远不够,那些千篇一律的资料只能说明咨询师都学了什么,不代表这个人可以做到什么程度,人本身,比那些知识更重要
因此,建议大家看完下面的话,配合这些因素再去选择适合你的咨询师
1、看着顺眼其实挺重要的,那说明,自己某种审美和这个咨询师有契合的地方,移情此刻产生,比较容易建立关系,但必须意识到,这个不是全部
2、如果这个咨询师有公开的文字平台,象豆瓣,博客,微博等,你可以先看看TA的文字,文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脸或者心灵的窗户,能透露出这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际关系等,所以,先从文字开始了解你的咨询师。
3、参加这个咨询师主持的沙龙或者体验性工作坊,直面TA,从声音,体态,主持风格等方面进一步了解这个人,尝试对话,体会你的感受,问问自己,如果有机会,你是否愿意单独和这个人见面,倾诉你的故事,解决你的问题。
4、可以先预约一次咨询师的时间,走进咨询室近距离感知你的咨询师,表达你的期待和顾虑,担心等,第一次做咨询的你,值得咨询师耐心细致的告知心理咨询是如何工作的,不推疗程,不承诺,不讨好,不然,你想想,一个完全不了解你的人,第一次就笃定的告诉你,TA看到了未来,那是算命,不是心理咨询,如果这次感觉不好,你有充分的理由换一个咨询师,相信自己的直觉
5、如果第一次感觉还不错,你可以和咨询师商议咨询细节了,签署保密协议,定好频次,各自的责权义,费用支付方式等,这个设置为了保证你们在专属时间见面,深入了解,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6、一个咨询师不可能适合所有来访者,反过来也一样,你一定有特别适合自己的某个咨询师,而不是某几个,这需要一些缘,一些挫折、等待、观望、试探,才能确定,所以,你不会随便选一个,感受会指引你走向你的咨询师
以上这些,会让你感觉复杂吗?
那只能说明,心理咨询不同于平时我们随性做的事情
它是个最不能凑合和草率的事儿
它是人和人的对话,在心灵深处的相遇
它是无法掩盖太久的真实呈现,
故,请选择一个人,不是学历背景,也不是TA的老师是谁
你需要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廖一梅的《柔软》里说: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