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疗”慕容有话要说,欢迎大家补充完善
(2012-07-19 17:48:05)
标签:
杂谈 |
大家对“治疗”一词非常敏感,慕容必须跟大家说一点,因为担心这里面有些误会,有些同行喜欢用治疗一词,这和TA本人对来访者的症状态度和视角没有必然联系,只能说用词不严谨,因为但凡治疗就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而心里咨询被严禁行驶大夫的职能,即便我们有些工作的领域是重合的。
“治疗”这个词儿貌似已经被大夫垄断了,其实我们通过咨询的方式改善和提升了来访者认识自我,适应生活的能力,某种意义上的确是“治疗”,但,我们没有医生资格,便被剥夺了用“治疗”这个词的权力,说来有些无奈。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没有特别分明的区别,除了在处方权上,面对精神类疾病,心理咨询师帮不了什么忙,那需要药物介入,但请注意,去医院前,很多来访者是通过心理咨询首次接待发现精神类疾病症状而转介到医院的,也就是说,初步的诊断是心理咨询师做出的,一个有经验和负责,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要具备鉴别诊断来访者精神状态的能力,不然,这个行业的高危性也在于此,因此,从这点说,我们在做着治疗的前期工作。
新《精神卫生法》之所以引起业内很多同行的关注,便是因为类似规定的立法,大家感觉前路艰辛,似乎在夹缝中生存,给个痛快的身份有这么难吗?心理咨询对医院模式下的心理治疗就如此有冲击或者竞争?还是学院派和江湖派的武功对决?
总之,话题回到“治疗”,有网友揪着H老师“治疗”同性恋不放,其实是不够公平的,慕容希望大家稍安勿躁,先要沥青对方到底是对同性恋的态度招惹了大家,还是治疗这个习惯性用语招惹了大家
本周六慕容会在北京女同志中心做一期关于心理咨询师怎么了的主题活动,届时还会表达类似的态度,目的是,希望大家在争取对方客观公正看待自己的同时,给对方以公正和客观,而不是被情绪左右,有情绪是正常的,如同我们看到H老师的回应一样,给出基本的倾听空间,完善彼此的盲区,从而真正做到互相了解,彼此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