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道@心理咨询师韩美龄关于同性恋治疗的经历以来,看了很多评论,也参与了一些,开始没想具体回应什么,仅针对个别想说的说说罢了,直到@同语拉拉资讯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过来,针对这个问题,到是可以多说说,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如何面对性少数群体的焦虑,更关系到工作中我们可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
自去年下半年接触更多的性少数群体咨询开始,切身体会是,TA们拥有丰富生动的生活,同时也有生动的困惑和焦虑,TA们对未来有很多期许,有的人有很好的自我认同,绝对不需要帮助矫正,TA们的困惑主要聚焦在如何与伴侣保持稳定和信任的关系,以及怎么处理家庭关系方面,这在异性恋群体里也是常态的困惑类型,如果我把这个赋予更多意义,势必要走偏,好像性少数群体的所有问题都是特殊的,如果抱着这样的信念,我们根本无法建立平等和自然的咨询关系,因为,TA一定会感受到来自咨询师的居高临下,而这份居高临下,是咨询师本人扮演拯救者和先知,上帝的情结作祟。
同性恋不是病,这个话题显然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中外病理诊断标准中已经明确了这一点,而抓住“病”说学不放的人,不用理会,但另人气愤的是,依然有很多人相信这些人可以矫正同性恋,那是因为,普遍的焦虑和害怕导致很多人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如果这样的人来找我咨询,先要看到这个焦虑,而非同性恋本身。 
咨询师可以做的是,跟来访者一起面对这个焦虑,而不是强调因为你是“同性恋”才有的这个焦虑,这是大错特错的,难道异性恋就没有焦虑了?只不过,异性恋更符合主流文化和规则,不能站在这个优势上任意揣测和排挤非异性恋者,这里面的原因我在博客里会具体说
和性少群群体接触以来,也感受着对于TA们来说,自己是少数的压力,因为,很多次自我介绍我都是少有的直人,但从TA眼光里,我没发现歧视和恐惧,而是更多好奇我为什么会如此平等的和TA们相处,为这个群体工作,感受着大家的接纳和善良,这点,很感动。
 咨询师还可以做的是,不断完善自己,很好的和自恋相处,不要一点成绩就嚷嚷的满世界都知道,也不要因为一点质疑就嚷嚷着自己如何如何正确,这样只能让大家看到一个不能被挑战的全能孩子
 话说回来,任何人都有局限性,允许他人犯错,就是允许自己犯错,在这个层面上,更没有性倾向的差别了……
 马上出炉的博客文章题目是《同性恋招谁惹谁了》,请继续关注,这属于不属于满大街嚷嚷感受呀?
嘻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