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生命中的三天存在于这里

标签:
欧文亚龙杂谈 |
分类: 心理交流区 |
参加这次欧文亚龙团体治疗小组学习源于一个偶然机会朋友介绍,本来我是个对学习充分理性的人,不盲目跟风,追星和崇拜,可能来自内心里对自我逐渐清晰的认识,知道当下对我来说什么是真正要去精进的,所以得到这个消息后好像触碰到了一个潜藏在心里的需要,所以,报名很早,格外关注对方是否已经收到了邮件,提前好几天就等着回复确认.
看了所有欧文亚龙的书,简体的,繁体的,正装书或者影印书,在那段集中阅读的日子里感觉亚龙的书读起来不太费劲儿,也许是他设计的故事情节给人贴近生活的感觉,还因为”存在感”让读的人感觉真实,那些关于死亡,孤独,人际互动里的挣扎,关于爱的思考等等生活在每个人心里,不管这个人职业,性别,生活背景,专业特长,理论取向是什么,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在死亡面前更是如此,仅仅不同的是,思考关于死亡的话题可以让一个人靠近生命本真,当然,这个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或者想去做的.
团体治疗的魅力,特别是亚龙团体治疗的魅力在三天的课程中渐渐呈现了出来,第一天的理论部分有点枯燥,亮点在下午播放的亚龙指导学生演绎的<<叔本华的治疗>>中小组活动的场景.我第一次看到亚龙这个活人,呵呵,头发稀少,嗓音浑厚,穿着随性中规中矩.证明了大师是个不折不扣的”普通人”,所以,这也就是我一贯对权威的看法,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神化,可能是外界的一个镜像,必须找到才能有目标前进,而忽略了自己本身存在的优势和成为权威的可能.当然,要强调的是,要想有深邃和杰出的思想是有极大个体差异的,所以技术,设置,.甚至语言习惯都好学,唯独老师的思想精髓不好模仿,那么,就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体会,感受老师要我们知道的东西,所以,我想,参加小组体验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第二和第三天的小组活动分六次,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新小组从建立关系,试探,尝试表达,反馈,攻击,平衡,解释,理解,真诚分享,有人游离,有人投入,等等互动过程.有趣而生动,想想自己整个状态用一个词可以形容----存在.
我把自己放在这里,用我生命中的三天来学习,认识一些新朋友和老师,感受小组中人际互动带来的感受,也更深的感受到自己,我会因为一个小组成员的经历而心疼从而想起自己的那些事情,又一次讲出来处理情绪;我会因为沉默带来的张力而思考,观察,体会当下这个空间里流动着什么;我会表达对一件事情和一个人的行为特征带来的一连串反应到底有什么意义-----反正,我会活在这个空间里,活在大家中间,说也好,听也好,都是用我生命的能量来感受此时此地.
然后,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个案和团体治疗的结合,一定是可以互相补充和支持的.那么,希望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找到结合点,慢慢做,认真做,让大家共同体味存在感,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个案也好,团体治疗也好,无疑都是让参与者找到真实的自己,请他活在自己的生命中,那么,无论用什么方式,都要治疗师本人是个充分能够感知生命的人,这样,才可以陪伴或者引领对方从某种虚无和幻象中走到现实中,包括那些让人无比痛苦和痛恨的感受,当我们澄清了它们都是什么,来自哪里时,自然就会知道它要去哪里,这丝毫不妨碍我们还留在这里继续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